“戴信誠找警方了,說你失蹤。”宋衍之簡短地道。
“我知道。”溫晴說,“我跟他們說清楚了,不會告訴戴信誠我在哪的。”
“你先去看看網上的熱搜。”宋衍之說,“我在去你那邊的路上,等下再說。”
溫晴開啟電腦。
網上是一個去頭掐尾的影片,戴信誠著急得說她失蹤的事,而警方態度冷淡,說不立案,還說了一句“她十六歲了,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前面幾條評論都是質疑警方的不作為和態度的。
“十六歲確實知道該做什麼,但失蹤二十四小時以上,就得立案,萬一是被人拐賣了或者遇到意外呢?”
“怎麼能什麼都不管呀,家長多著急啊。”
“這話說得可真輕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懶政就該罵。”
“聽說這女孩的爸爸前段時間因意外走了,都不知道這孩子會做出什麼傻事呢,竟然還不去找人,太過分了。”
“家裡出了這麼大的事,還拿年齡說事。”
“十六歲的孩子哪頂得住這種變故,真不敢想她現在怎麼樣了。”
“爸爸不在了,還有媽媽呢,這媽媽都沒有擔心呢,一堆路人瞎著急。”
“影片說了,她沒媽媽,現在就姑姑這家親人呢。”
“真是好姑姑,這都要急壞了。太不把被人當回事了,自己家孩子丟了也會這樣?”
……
絕大部分都是各種噴各種罵的,偶爾夾雜著幾句理智的評論,都被淹沒了。
影片發出來的時間沒有多久,現在卻呈井噴狀態,明顯是有人故意推波助瀾,想形成輿論施壓,不給人解釋的機會。
鬧這麼大,警方出面解釋,作用都有限。
只有她出來說明才行。
宋衍之來了後,溫晴就把想法告訴了他。
“用什麼樣的方式更好?”這是溫晴為難的地方,“我還是希望在不影響到我的情況下解決。”
“發個影片解釋?”宋衍之說,“我可以聯絡有影響力的媒體發出去。”
“錄音行嗎?”溫晴說,“不希望有太多關注。”
宋衍之想了想,說:“電話採訪。”
於是,這天晚上,多家自媒體轉發了新衍傳媒的這一電話採訪。
“我是溫晴,我打電話來宣告三件事。”
“第一,我不是離家出走,也沒有失蹤。我在備考,不想被打擾,是我請求警方保密。沒有失蹤不立案,我已經十六歲,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警方說的一點都沒問題,我感謝他們的體諒和幫助。”
“第二,我姑姑和姑父現在還不是我的監護人,我們之間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所以我覺得他們會影響我備考,至於我們之間的問題,我覺得這是私事,沒有必要放在大庭廣眾下來說。”
“第三,我有媽媽。”
“請不要隨意揣測,也不要信謠傳謠,因為家事,牽連警方被汙衊,實在很抱歉。我必須出來解釋一二,十分感謝大家的熱心,但還請大家不要關注此事。至於我的身份是真是假,我姑姑和姑父應該聽得出來我的聲音,如果他們覺得有假,可以拿去鑑別,我對此願意負法律責任,叨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