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快跑著飛奔進屋內,再用力地將門關緊。
程金枝低下頭來背倚門框,很想用力地深吸一口氣,卻覺胸口像是被一團碩大的棉花堵得嚴絲合縫,讓她悶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剛才元熹公主所說的話,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足以顛覆和掀翻她心中對高珩,甚至對整個燕王府的所有印象和認知。
換句話說,如果高珩之前在她心目中一直是個可以依靠,值得信任的正人君子。
那現在,卻讓她脊背生寒,感覺到了一陣不知所措,更難以置信的害怕。
據元熹公主所說,事情要追溯到半月前的午後,她偶然路過書房時恰好聽到殿下和沈鈞的談話說起。
出於一番好奇和猜忌,她後來又經過四處打探,才終於對程金枝過去的事逐漸明朗。
原來,當初程金枝之所以不能和顧寒清順利成婚,以致二人最終天各一方,其實是高珩連同程家的人一起在暗中使計破壞。
就在大婚那天,他們把原本該嫁入顧府的程金枝偷龍轉鳳成了程素錦,而把她嫁給了京城中劉員外家一個眾人皆知的傻兒子。
恰好陰差陽錯間,程金枝更是在新婚當夜錯手將其殺死墮入死牢,成了一個無人問津的死囚。
由於程家對程金枝這個女兒從來就不待見,即使見她落難也不會想到要出手相救。
而這個時候,高珩則順理成章地憑藉他燕王的身份救出,還讓她暫時寄住在王府,替她遮風擋雨,保她衣食無憂。
當時的程金枝除了高珩之外根本無依無靠,顧寒清已娶程素錦為妻又許久未歸。
久而久之,她為了報答高珩當初的救命之恩和平日裡的悉心陪伴,在明白他的心意之後,便自願嫁入王府成為了燕王妃。
“我想,雖然後來顧少主重返京城,可姐姐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燕王妃,又不想讓殿下為之傷心,所以才沒有再和顧少主藕斷絲連,再續舊情。但我猜,姐姐縱使和殿下日久生情,可心裡對顧少主,其實還是難以割捨的。畢竟第一個喜歡的人,即使遠隔千山萬水,即使此生都可能再難相見,卻也不會輕易忘記。”
在程金枝面前,元熹公主全然收起了對高珩的愛慕和眷戀之意,而是把自己描述成了一個明明有青梅竹馬的心愛之人,卻被迫因為政治原因而遠嫁他國的可憐公主。
因為只有儘量表現出自己對高珩並無情意,才能增加這場謊言的可信度,引魚上鉤。
否則,程金枝自然會顧慮到,她很可能是為了獨佔高珩一人而故意使的離間之計。
然而程金枝分明已經失憶多時,元熹公主之所以選擇現在才有所行動,除了顧及到高珩的戒備與防範,再次陷入像上回企圖下毒時那樣的窘迫之地以外,也確實在打探程金枝過去的事情上下了一番功夫。
當然,在自己的情敵面前,她只借口說是自己只是不想看到程金枝重蹈她的覆轍,又同情她失憶的遭遇,經過了長時間的深思熟慮,才終於下定決心決定道出真相。
可無論是劉員外兒子的慘死,還是程金枝曾經墮入死牢的絕望,這些關鍵的轉折點都並非她憑空捏造,全都真實存在過。
即便程金枝不信自己而去打聽證實,最後也能尋到相關的蛛絲馬跡。
當然除此之外,這個謊言之局制勝的關鍵,還系在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