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紙硯擺好,別的學生看一眼,反正清一不是一般學生。
這就需要考生自己調整心態,多大個事兒?清一又沒去吵別人。
她格外的安靜,擺好了,開始磨墨。
外邊盡是圍觀的。
一個老師吐槽:“監考還得學裝裱。”
這答卷如何夾到考卷肯定有問題,弄不好毀了傳世之作,沒準成千古罪人?
另一個笑道:“自古好文,有疏有論,科舉千年還沒出過考場佳作。”
不是沒好的,狀元的文章自然好。
而是沒特牛的,或者因各種原因而不夠火,《爭座位帖》和《祭侄文稿》一樣匆匆寫的。
科考越後來越定式,包括館閣體,就算狀元要寫出彩的字也不易。
正兒八經的策論,加正兒八經的字,就沒有邪魅狷狂那麼撩,不如名伎。
名伎若是寫個什麼還傳開。但治國,還是需要一些狀元才。
索靜苓不緊不慢的,和顏魯公不一個風格沒關係。
首先得她的字已經有自己風格,和別的考生不一樣,總之能吸引人。
就算放在會試,一個小姑娘、也絕對容易火。
一個小夥突然說:“她好在要的不是刀和竹簡。”
想想考場出現一個要篆刻的)
書法篆刻是好事,但純粹在考場耍花槍)
索靜苓要紙筆,不是秀字,而是出的這個題,或許那能更好的表達。別人想學請先做書法家再做辭賦家。
篆刻大師沒必要在考場秀一般沒這麼年輕)。
大家看著索靜苓磨了二十分鐘磨,終於動手了。
一個老師驚咦:“她這磨的,把別的學生靈感開啟了。”
眾考官看一教室的。
很無語典型:狀態平穩的一半,分到靈氣的十多個,又幾個變差了)。
老師一擼頭上白髮:“這就是悟性。”
看清一直播的時候,很多看不懂的,只有少數、為什麼愛看?
這其中的靈性,不只是仙氣那麼簡單。
這靈性大家都可以得到、自己也有,也就是能達到。
若是雷劈、就不行。
如果靜心、對自己有好處,直播的面又廣,就非常不一樣。
雖然靜心的未必是好人,這個很難衡量。
眾考官看著索靜苓答卷,大冷天掉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