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不用小玉叫肖林就起來了。梳洗的時候吩咐小玉:“去給我找個兩個好木匠,再找一個鐵匠。動作快,用過早膳我要看到人。”小玉示意了旁邊的一個侍女去找人,自己依舊給肖林梳頭。
“不知王妃找木匠和鐵匠做什麼?”
“用過早膳你就知道了。”這個小玉是秦王府的家生子,想把她收為心腹幾乎不可能。肖林也沒想著把她收為心腹,只要她聽話好使喚就行了。
這半年來肖林對小玉不冷不淡,正因為肖林的這個態度,小玉到是謹慎了起來,這個王妃只怕不像聽說中的那麼無能無知。
王府侍衛做事效率很高,說是吃過早飯要見人,肖林才放下筷子,就是小玉來報:“稟王妃,人帶來了。”
肖林嗯了一聲:“去把我書房桌上的那張圖紙拿來,給他三人看看,問問他們能不能做出來?多久能做出來?”
肖林設計的水車是組合的,除了底坐和轉軸用鐵的,其它都是用木頭。材料昨天就買回來了,能不能做好,就看今天這三個匠人的手藝了。
不多時小玉回報:“木匠說可以做,兩個人的話最快要三天能做完,若是讓他們回去找徒弟一起做,只要一天就能完成。鐵匠必須鐵匠鋪才能動工,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最快要七天才能完成。”
“木匠的話讓他們回去不行,一定要在山中做好,我還要隨時檢查。就讓他們的徒弟一起都過來,一天完工本王妃重賞。
鐵匠就讓他回鐵匠鋪,跟他說七天太久了,我等不了。不管他想什麼辦法,找別的鐵匠合作也行,三天給我完成。完成有重賞,完不成不僅一分錢也拿不到還有重罰。”
雖然肖林這秦王妃在帝都說話沒人理,但在這扶陽縣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木匠們很快就按肖林的圖紙做好了一套水車的刮板和水斗以及其它小零件出來,肖林讓他們組裝好之後又更改了幾個地方。
第二次做出來的就很讓人滿意了。因為鐵匠最快要三天才能打好一套底坐和轉軸,所以這三天肖林又讓木匠們做了三套出來備用。
三天裡肖林派了數次侍衛去鐵匠鋪跟進打造進度,所以底坐和轉軸一打好,肖林立即就得到了訊息。不等東西拿上山,肖林直接讓木匠先把未組裝的水車零件搬到扶陽江邊,然後自己帶著侍衛直接去鐵匠鋪看成品。
鐵匠姓孫,鐵匠鋪就叫孫鐵鋪據說已家傳七代,是這扶陽縣最好的鐵匠鋪。當肖林給完工的底坐和轉軸量完尺寸之後,看著忐忑不安的孫鐵匠說:“孫師傅,本王妃很滿意,以後把這兩樣東西就按這個標準做,孫鐵鋪將在你的手上發揚光大。”
那孫鐵匠自覺能見到王妃這等貴人一面已是無上光榮,那裡敢想還能和王妃說上話。一時只是本能地嗑頭道謝,那裡還敢說別的。等他人從地上起來,卻見秦王妃已經帶人把東西搬著出門了。
雖說這東西是孫鐵匠打造的,他看圖紙的時候也知道是要做水車。可東西都做出來了,他還是不願相信這是水車。這麼大這麼高的水車能用嗎?萬一到時候不能用這秦王妃一生氣來找自己麻煩怎麼辦?不敢多想,叫上兩個徒弟一起跟著肖林往扶陽江邊去了。
此時的扶陽江依舊是人山人海,百姓仍舊吃力的挑水澆田,那王縣令仍是一身青衣在江邊幫少兒汲水。當木匠們搬著巨大的水車龍骨過來時,一群不明所以的百姓紛紛圍了上來。
王縣令忙快步走來問道:“這是水車?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領頭的木匠師傅見過王縣令,一看是縣太爺發問,雖說自己是給秦王妃做事,但也不敢託大。老老實實的答到:“回縣太爺,這是王妃娘娘讓小的們做的水車,王妃去鐵匠鋪取其他部件了,等東西一拿來組裝上這水車才能用。”
王縣令仍不敢相信:“你說這水車能用?這麼大的水車本官從未聽見過,你確定能用?”
不待木匠答話,已經到了的肖林回道:“能不能用裝上看看就知道了。”
王縣令立即行禮:“參加秦王妃。下官憂心旱情,乍見這水車想著若真能日夜澆灌莊稼,能造福多少百姓。一時情緒激動還請王妃勿怪。”
肖林大方揮水:“王大人心繫百姓,本王妃怎會怪你。先讓匠人們把水車裝好,看看成果再說。”
百來個侍衛聽著肖林的指示,一邊用繩拉,一面用人推,不多時便把巨大的底座移到了江邊一處平坦的地方,然後又用同樣的方法把龍骨裝到了底座上。
這些侍衛自從上了山,平時啥事沒有。這次做水車,可是半年來秦王妃頭一次指派他們做事,個個都卯足了勁。才大半個時辰就完工了。後面的活就是木匠的了,先把底座和龍骨間的鍥口用木料堵死,再裝刮板和水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