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的孩子們卻因為他從小缺失的陪伴,讓他們吃盡了苦頭,小小年紀就變得很是懂事。
以前人們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越是懂事的孩子,得到的就越少。
趙元烈從小便是如此。
什麼事情都搶著做,但即便如此,也不會得來他孃的半點疼愛。
“我從前在外打仗,是我娘子一人帶著孩子們長大,如今陪在他們身邊便是最好的。”
“總不能再次將他們丟在家中,孤兒寡母,難免遭人欺負。”
他知道陸晚不是個會讓自己吃虧的性子,可她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該是何等的艱辛。
趙元烈的話頓時讓程縣令陷入了沉思。
是啊。
他好像就從來都是忙於公務,忙著給人判案,忙著給人定罪。
似乎都沒有關注過妻子孩子的狀態 。
嘉衍先前性子不好,總是惹禍,他也從未覺得是自己這個當父親的錯。
他只知道,自己是雲縣的父母官,自然就得事事都以百姓為主。
而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家中有僕人伺候著,錢財吃穿樣樣不缺,他自然也沒什麼好操心的。
反觀趙元烈今日的這一番話,讓程縣令忽然明白過來,嘉衍先前的性子不好,大概是和自己這個當父親的脫不了干係。
對他從未有過關懷,只在乎他課業學業如何。
至於妻子……
他就更是內疚了。
明知老孃不喜歡她是商賈之家出來的女子,但程縣令卻覺得,她為人兒媳,這些事情都是她必須經歷的。
因為這世上的女子都是這般過來的,為何到了她這裡就要不一樣。
“程大人,妻子孩子於我而言,是高於一切的存在,不論是前程還是錢財,都無法取代他們在我心中的位置。”
“我從前做得不夠好,以為去外面打仗,偶爾寄錢回去,他們就能過上好日子。”
說到這裡,趙元烈自己都苦笑了起來。
“現在我只想在妻子和孩子身邊。”
他知道娘子有本事能掙錢,背後也免不了有人說他這個當丈夫的,被自己妻子壓了一頭。
那又如何?
娘子厲害能幹,那是他的福氣,更是他三生有幸。
“今日聽趙兄弟一言,還真是慚愧。”程縣令重重地嘆了口氣。
慚愧,實在是慚愧啊。
虧得自己還是個讀書人,如今卻還比不得一個武夫。
“程大人倒也不必如此想,你是父母官,事事以民為重,是雲縣百姓心中的好官。”
“月有陰晴圓缺,事事做不到完美,有得必有失罷了。”
有些事情,盡力而為就好,不必遺憾慚愧。
若是能夠彌補,自是更好。
程縣令心中愕然,看趙元烈的眼神更是詫異了。
一介武夫,竟也能說出這番話來。
可見趙元烈看似粗獷,實則心思細膩。
倒也難怪他的幾個孩子們會那麼乖巧懂事,細緻且武藝高強的父親,外柔內強且多才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