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楚江河很好奇,在沒有施工機械或機械不足的時候,鐵路到底是如何修建的,當楚江河來到楚家村第一段填築的路基時,他便明白了。
前兩天因為去楚潭市的原因,路基的開工儀式楚江河並沒有參加,而且和喻情這個工班簽訂的合同,只是供土,將土拉到下車,倒出來就完事了,結賬的時候也是挖、運、卸的費用。
至於現場的施工,全部由喻情工班負責,當楚江河來到現場的時候,三輛卡車正在卸土,剛卸完,站在一旁的數十個鐵路職工,拿著鐵鍁等工具,上前扒土。
這些鐵路職工從十幾歲到三四十歲都有,分成兩組,從中間往兩側填築。
只見那些十幾歲的孩子,拿著鐵鍁,賣力的幹活,基本上和大人麼什麼區別。
當卸完的土整平,攤鋪了一定長度之後,工班內的壓路機,開始嘟嘟嘟的幹活,進行碾壓施工。
同時,當卡車再運來土後,又向兩側攤鋪,讓壓路機碾壓。
壓路機碾壓完四五遍之後,楚江河便看見有人拿著儀器,在路基上檢測資料,一問才知道,這些人是工班內的試驗室和質檢員,主要是為了保證鐵路的質量。
85年的時候,施工單位不存在監理,對於施工質量問題,施工方自己都很重視,不用第三方來監督,都能保證施工的質量。
加上最後竣工驗收的時候,業主那邊也很嚴格,都是一些老專家出馬,沒有誰敢用在施工質量上做手腳。
如今,喻情工班的現場施工,也就楚家村這不到兩百米的路基開始施工,其他地段,要麼徵拆款沒到位,要麼還在清表和修築便道。
像馬超這類施工隊,已經開始在這邊走動,顯然想接活幹,他們只要打好關係,接工程相當的容易,加上這個年代,還沒有出臺招投標法,很多方面的政策都比較寬鬆。
此前國家不允許內部人員接活的時候,所有的工程量,都要工班自己完成,這就導致工班不得不召集大量的員工。即便是現在,喻情那個工班的員工,也達七十多人,大部分都是現場幹活的,真正的管理人員並不多。
這個時代的大學生,畢業後進了工班,也得拿著鐵鍁和普通員工一起幹活,沒有什麼特殊待遇,腳踏實地,從技術人員一步步幹起。
晚上,楚江河專門請喻情在楚江鎮一家餐館包間內吃飯。
喻情來了楚江鎮這麼長時間,楚江河還真沒和喻情單獨的吃過飯。
兩人要了一斤的二鍋頭,一人半斤,到也不至於喝醉。
“喻工班長,今天我去你幹活的工地了,按照這種規模的話,要幹完這十二公里,你工班人員還遠遠不足啊。”楚江河如實道。
工班內總共才七十來號人,除去十來個管理人員,剩下的人,幹一個路基就分配差不多了,更不要說到時候還要開橋樑和路塹開挖施工,人手明顯不足。
“是啊,現在國家政策不止允許內部人員接活,就連外面滿足相關資質的公司,也可以接鐵路上的活,原本我還想讓公司再調配一些員工過來,但是被公司拒絕了,公司領導的意思,一個工班,儘量減少內部成員的數量。”喻情道。
鐵路局每招收一個員工進入這個系統,一旦成為正式的,那麼對方的吃喝拉撒睡都要管,尤其是養老保險之類的,這些都要錢。
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鐵路局的相關領導,也在思考,如何減少企業內部的負擔,畢竟招收的人越多,一旦這些人退休,給公司造成很大的壓力。
“喻工班長,我認為你們公司領導這種做法是對的,之前一個工班幾十上百號人,幹活進度還慢,如果把這些活承包出去,那些老闆為了賺錢,肯定會給你趕工期,進度絕對能保證。”楚江河道。
施工隊為了儘快的出產值和利潤,肯定會鞭笞工人幹活,在工班內部,大家都是正式員工,就算稍微偷懶,領導也不會說的太過,因為能進鐵路局的,哪個沒點關係?
這樣一來,就導致許多人幹活懶散,幹不出活,而施工隊接手工程,卻不一樣,要是發現有工人偷懶,一次兩次施工隊老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次數多了,絕對會被炒魷魚。
施工隊的宗旨是利潤最大化,員工聽話,如果員工不聽話,他們不介意換一個人,因為錢掌握在施工隊老闆手裡。
也正是如此,施工隊下面的工人不敢偷懶,除非他是不想要這份工作,有些時候,施工隊老闆安排的活,即便是加班,也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