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鄭智對於高麗國的事情並不瞭解,甚至是一無所知。
王汶連忙答道:“回上官,高麗都城在開州,稱之為開京。”
“若是某攻入開京,讓你當這高麗國王,如何?”鄭智再問。
王汶聞言更是震驚,內心似乎都被觸動了,口中卻是連連答道:“上官玩笑,小人不敢多想。”
鄭智聞言也發出了笑聲,只道:“不敢多想,看來也是想過的。某倒不是玩笑,過得幾年再來高麗,便幫你謀個王位坐一坐。聽聞高麗盛産人參,你便拿人參與某來換。”
鄭智話語半真半假,便要挑起王汶的內心。
“回稟上官,開京附近就盛産人參,如今多進貢給遼人,也有送到汴梁的。”王汶下意識不去回答鄭智的話語,卻是又下意識的表露出了一些內心的真實。開京就在現在的朝鮮開城開發區,附近正是盛産高麗參的地方。
這個王汶倒是對大宋有些瞭解,畢竟他讀的書,寫的字,說的漢語,都來自大宋。卻是大宋之人,鮮少有真正瞭解高麗的。
鄭智點點頭也不再多問,卻是也問到了自己想要聽到的。只是抬頭看著沖入光州城計程車卒。
健馬飛馳而入,撞得堵在城門處的高麗士卒飛出幾步之外,這個高麗最南端的光州城,顯然沒有多少士卒,擋在鐵騎面前,只是螳臂當車。
這個光州城也沒有多少人口,一兩萬而已。士卒入城,鄭智卻是並不入城,也知道這座城池並沒有什麼特別,也不是多麼富庶。
鄭智對於不富庶的高麗,心中極為失望,不富庶也就代表了沒有多少好處。劫掠這種地方,除了人口之外,也不會有多少收獲。金銀錢財興許有一些,如果真的控制住了這裡,還有一種收獲,便是徵糧,最大限度的徵糧,海路運糧比陸路有效率得多,在高麗徵糧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把江南的占城稻引到高麗來種植,就讓高麗人為鄭智種糧也是不錯。也可以在鄭智需要的時候,提供勞動力。
城內早已雞飛狗跳,鄭智對於麾下軍漢們肆虐外族之地從來不加以控制,但是也明令禁止肆虐漢人之地,擅殺漢人百姓,唯有軍法從事,立斬不赦。
這條軍令也早早頒布了下去,就如當初在杭州,軍漢們不曾騷擾百姓一分一毫,鄭智的收獲也全部來自於方臘,方臘搜刮了整個江南兩浙,最終大多是為鄭智做了嫁衣。興許鄭智還真要感謝方臘,若不是方臘,鄭智哪裡養得活這麼多兵將,哪裡還能支援西北的戰事。
天色已黑盡,大軍已在城外,依舊把光州城圍得水洩不通。
一夜之後,天色剛明。鄭智已然開拔,直往木浦而回,木浦碼頭之上還有那八艘大船,只是再上船又多了兩千多人,把船艙底層擠得滿滿當當。
東京之中,今日童貫皺著眉頭直往艮嶽面見趙佶,心中忐忑不止,卻是已然收到了風聲,知道今日所為何事。
趙佶於絳霄樓中,身邊有趙纓絡相隨,面前還站著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官員,身旁還有道士林靈素。
四人閑談之間,只等童貫到來。
待得童貫到來拜見,趙佶開口說道:“北方戰事在即,也是時候安排用人事宜,領軍之將自有鄭智,但是監軍與宣撫排程之事也該定下人選,童貫你可有想法?”
童貫其實已然聽到了些風聲,本來這件事情是板上釘釘的,這大宋能出去監軍宣撫的,也唯有童貫一人,此時皇帝趙佶拿這個話語來問,顯然就不止自己一人了,童貫忙道:“陛下聖明,胸中溝壑之廣,臣遠遠不及也,便請陛下定奪。”
趙佶聞言哈哈一笑:“哈哈……童貫,人朕已經給你選好了,就是蔡攸,你看如何?”
童貫連忙抬頭看得站在一旁的蔡攸,開口答道:“陛下深謀遠慮,蔡學士乃蔡太師之子,必然有其父之風,可當此重任!”
原來這個一直站在趙佶面前,五十歲左右的人便是蔡京之子蔡攸,蔡攸還真不比蔡京,蔡京至少是正統的進士及第,還是這宋朝四大書法家之一,書畫造詣皆是絕頂。蔡攸便是連個進士都沒有考過,上位之法與王黼之輩無異。但是這蔡攸竟然被趙佶賜了同進士出身,官拜龍騰閣大學士,實在可笑。
龍圖閣大學士本是賜給包拯這種人的,如今到得徽宗臨朝,連個進士都考不過的人也能任龍圖閣大學士。
蔡攸也是宋遼大戰期間,混了幾個所謂的功勞,從此正式進入了大宋權利中心。甚至開始有資本與自己的父親在政治上互相傾軋。
林靈素也是出言說道:“陛下,貧道夜觀天象,時有珠星璧月、跨鳳乘龍。又有天書雲篆之符應,以證上天之意,此戰遼人必敗,蔡學士乃陛下符應受篆之人,派蔡學士監軍宣撫,戰事必然更加順利,士卒也能少兩萬死傷。”
趙佶聞言大喜,連贊:“極好極好,此番便派蔡攸為童貫副手,共掌北地戰事。”
林靈素這般為蔡攸說話,只因蔡攸對林靈素幫助極大,不僅想方設法幫林靈素證明一些天道變化與神靈之事。還以龍圖閣的名義,在全國各地大力修建道觀廟宇。林靈素自然也要投桃報李。
要說蔡攸崛起,雖然有蔡京餘蔭,卻是完全走的另外一條路,王黼阿諛奉承之時,蔡攸多隨在王黼身邊討好趙佶。又另闢蹊徑交好林靈素,如此也就在趙佶面前印象極好。沒有功名就賜同進士出身,沒有上升渠道就封龍圖閣大學士,顯然也是為了拜相做的準備。
童貫此來,心中早已瞭然,卻是也沒有辦法。只得硬著頭皮拱手認下了,在趙佶心中,童貫顯然不如林靈素重要,童貫給趙佶帶來的是一些事情上的順利。林靈素給趙佶帶來的卻是心靈上的“升華”。一個家奴,一個“心靈導師”,不可同日而語。
童貫也就知道自己對於今日之事反駁不了,只能順其自然。好在自己為正,蔡攸只是為副。這趙佶還是能分出一個主次的,還沒有糊塗到讓蔡攸為正,童貫為副。
趙佶的意思童貫也是明白,就是讓蔡攸跟著去撈一些功勞,回來好加官晉爵。童貫也只希望蔡攸能真的安分守己,撈一些功勞即可,不要對軍務上的事情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