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大船往西北而返,航速明顯不如南下之時,卻是也在第六天靠了滄州碼頭。
上了岸的鄭智直感覺輕鬆了許多,滄州城西的臨時安置營早已人滿為患,西北還在源源不斷往滄州運送著黨項人,還有馬匹,便是牛羊也有不少。
這些人畜早已無處安放,便是滄州的碼頭都開始有黨項人的安置點,早已焦頭爛額、壓力山大的鄭智此時才覺得了卻了一件大事。
“學究,開始安排黨項人上船,全部送往耽羅島,碼頭邊倉庫的糧食也往耽羅島運送,除了必要的糧食,其他東西都不要給,讓黨項人上島之後自己生存。”鄭智開始安排,倒也算是人道,這些黨項人只要上了島,有保證不被餓死的糧食,自然會生存下來。
至於禦寒的衣物,這些黨項人從西夏來,西夏本身就是一個寒冷的地方,黨項人身上大多都穿有比較厚實的毛皮。至於生産工具,鄭智也懶得理會,島上也還有幾萬原住民,黨項人大概也會自己想辦法。
只要餓不死,其餘事情鄭智也大多不管,待得黨項人慢慢安定下來,再往島上送些牛羊家畜,甚至送一些馬匹,讓這些黨項人慢慢能養活自己。再從原住民手中爭奪一些生産工具與原料,甚至土地。也是樂見其成。
但是鄭智自己在糧食上的壓力也是成倍數增加,雖然方臘搜刮的糧食正在海上源源不斷而來,已然還是捉襟見肘。
“相公,黨項人的口糧只怕是難以負擔啊,要養這些黨項人,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的支出,只怕至少要養一年左右的時間,百萬黨項人,就算給得再少,消耗太過也是巨大。”吳用也想到了這個問題,雖然給黨項人的糧食只會保證不被餓死,但是這個數目也是難以承受的。
鄭智思索了片刻,只道:“此事不在糧食問題,而是要多造船,滄北還有三萬多方臘俘虜,全部加緊時間開工造船,船隻多了,就把島上的黨項漢子運到高麗,運到倭國。讓他們上岸劫掠,如此便能解決很大一部分的口糧問題。多餘的財物上繳之後,也能讓經略府能有更多的錢財用來買糧。”
吳用雖然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聽了鄭智這般的安排,卻還是有些驚訝,這種手段,已然不是害一兩個人的性命了,是給兩個國家帶來嚴重的匪患,影響的是成千上萬的百姓,就算是上岸劫掠的黨項人,只怕也有許多是兇多吉少。
“相公此計甚好,黨項人為了生存,必然是要賣命的。”吳用只答得這麼一句。
鄭智又道:“適當配一些老舊的兵器給黨項人,數量暫時控制在一萬以內。”
“相公放心,此時學生自當安排妥當。”吳用答道。
鄭智點頭又道:“高麗與倭國海岸線極長,所以登陸之地一定不能重複,要出其不意,最大限度保證這些黨項人的安全。”
鄭智心中還是不願這些黨項人去送死的,黨項如今總共沒有幾萬青壯年了,這些青壯年以後都要為鄭智上陣,這般消耗了實在不值得。
吳用自然又拿出筆慢慢記錄,對於鄭智的軍事與內政的命令,吳用每一次都用筆記錄得清清楚楚,辦事的態度倒是極好。
大軍下船之後,阮家兄弟顯然還不能閑著,立馬又開始安排黨項人上船。
岸上的五千多軍漢稍稍整了一些隊伍,也就要啟程回清池了。
鄭智打馬又在最頭前,不得多久,大道上迎面打馬奔來七八騎,最頭前的又是燕青,燕青這般打馬來找鄭智,也不會有其他原因,必然是有事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