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牛頓要回去
半個月之後,大明面向世界頒發了《關於世界諸國來往大明對科學知識進行友好交流學習法案》。
這個法案之中,提出了一個“留學生”的概念。表示諸國可以派遣留學生來大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大明將會公開他們迄今為止掌握的各種學術知識。而參加的國家只需要支付足夠的學費,並且承諾留學生遵守在大明國內的一切律法,在一段時間內擔任大明教師,完成足夠的教學任務才准許回國云云。
當然,雖然說這個法案是面向世界的。但實際上,真正收到這個法案的,還僅僅只有那些和大明交好的周邊屬國。至於敵對的歐洲國家,以及中東奧斯曼帝國等國家,都是沒有資格的。
但即便如此,這個法案的出現,也已經轟動了整個世界。
特別是收到法案的暹羅等國,一個個都興奮的發狂。
大明願意公開他們的科學技術!
這簡直就是把他們的武功秘籍昭告天下啊!
不知多少國王君主,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一連幾天都做夢他們如何帶領著自己的國家崛起,拳打腳踢其他國家和仇家的美夢。
這些年,因為大明的突然崛起,所有的人都意識到了那些可怕火器的重要性,從而意識到能夠製造火器的知識的重要性,最終明白那些以前被他們忽略掉的各種學數學科,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發展有多麼重要。
大明願意共享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如何不令這些人興奮。
於是乎,各國請求加入“留學生計劃”的國書,雪花一樣的飛到了大明京城。
包括暹羅倭國呂宋甚至天竺在內的大小十幾個國家,全都表示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加入“留學生計劃”,希望大明看在曾經自己多麼乖巧聽話的份上,給個機會云云。
對此,內閣方面連夜開會,針對己國之間和大明的恩怨,以及掌握那些知識之後可能給大明帶來的影響等等,擬定出了一份放開留學生的名單。
其中,暹羅和呂宋獲得了最多的十個名額,而其他諸國則獲得了相對較少的名額,可憐的天竺和倭國,一個獲得了兩個名額,一個只獲得了一個名額。
這當然引起了天竺國和倭國的不滿。不過兩國對此,卻都不敢去抗議。只能把脾氣發在自己人身上。
當然,這樣的留學生制度,還是遠不能解決大明目前新教育人才短缺的問題。但秦牧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畢竟人才的培育需要的就是時間。這可不是生產武器可以一蹴而就的。只能耐著性子繼續等待下去。
科技的大爆發,就是一種厚積薄發。眼下一步一步的積累,都是為了將來某一天的頓悟。
而就在一切的按部就班的發展的時候,這一天,結束了長江連壩工作的牛頓和胡克,親自找上了秦牧。
兩個年輕人來到秦府,見到接見他們的秦牧之後,立刻就向秦牧表達了他們的目的:
“秦帥,我們想要回國。”
秦牧意外地看著兩人:“回國?回日不落?”
“是的。我們想要回去。離開家鄉太久了,我很想念那裡。”牛頓說道。
秦牧點點頭,沉吟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