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城因為事先都有過賈家的通傳,早已為大軍開拔大秦做好了準備。
除了黃城外,先後收到李令山親筆調令的各城紛紛在第二日派出了前往大秦救災的大軍,其中佛城派出的是由百姓組成的萬人救援隊。
黃城因為與大秦毗鄰,大秦和天雷宮勢力太大的關係,沒有冒然做出事先準備,以防被發覺暗中與各城有聯絡,因此在調集和動員軍隊上多花了幾日時間。
幾日之內,各城通往大秦的驛道上,人馬奔騰,塵土飛揚。
這世間的各支大軍,終於第一次有了交匯。
但這第一次交匯,卻不是因為戰事。
但看各路軍馬,沒有攜帶一柄刀槍劍戟,隨身帶的,只是農夫用的鋤頭,簸箕,還有一眾馬車押送的糧草。
如此勞師遠征,任誰看見,都會想到這是一支不倫不類的軍隊。
而當為首的將軍手執調令透過驛道上一個個天雷宮所設的關卡時,不論是將領,還是軍士,一張張臉上的肅穆都在告訴把守驛站的天雷宮門下修道者,在他們心中,這次的救援任務就是一場戰鬥。
他們,是帶著使命而來的。
對軍人而言,使命必須要完成,必須要時刻牢記於心。
各支軍隊經過篩選,其中沒有一個是修道者,而一路把守驛站的天雷宮門下修道者面對這些軍人有足夠的實力以一敵十,甚至以一敵百。
可各支軍隊卻只靠肅穆嚴正的軍容就將一路所過所見的天雷宮門下修道者震懾,因為他們身上有這些天雷宮門下修道者所沒有的東西。
這些東西令他們不容置疑,令他們莫名的強大,也令人對他們莫名地感到尊敬和畏懼。
即便是修道者也不例外。
這東西是什麼呢?
或許該稱作軍魂。
當一支軍隊齊心協力牢記使命時,軍魂能賦予他們無限的力量。
這股力量是不滅的,前赴後繼,無所畏懼。
一如傳說中的行者,他們都擁有振奮人心的力量!
只在天雷宮逗留了一日的李治平,又率儀仗趕赴林城,途經驛道時,儀仗車馬忽停,聽得前方傳來模糊的交涉聲,而後車馬繼續緩緩前行。
儀仗前頭仍有叫罵聲,李治平微微皺眉,掀開車駕簾布,待得一眾從對向而來卻停駐在驛道旁的軍士著裝的人馬出現在眼前時,李治平臉上浮現怒火,大喝道:“停!”
幾聲傳揚前去,儀仗隊很快便停了下來。
最前方為首的將領看到從車駕上走下又向他走來的李治平和楚玉琢,躍下馬來。
楚玉琢先一步走到這位林城將領身前,道:“可是去往大秦的救災軍隊?”
林城將領道:“正是,不知尊駕何人?”
楚玉琢手持雷劍,當然是天雷宮的人,但這位將領此前卻沒見過他。
楚玉琢道:“司東,楚玉琢。”
林城將領臉色一變,躬身道:“末將不識楚司東,還請見諒。”
“不知者不怪。”楚玉琢又介紹道:“這位,是當今大秦首輔。”
林城將領又向李治平躬身一拜,道:“末將不知李首輔大駕,冒犯之處請恕罪。”
李治平溫言道:“將軍無須多禮,楚司東已說了,不知者不怪。”
林城將領直起身來,道:“多謝李首輔。”
李治平看了眼為了給他的儀仗隊讓路而緊緊貼靠在驛道邊緣的長長軍隊,臉上的怒意又浮現,冷冷地道:“把前頭的執旗人帶過來。”
不消片刻,儀仗隊前頭執旗開路之人被帶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