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各城主要矛盾都是對抗天雷宮,各城當權和權貴們能否得到擁護,都只看他們能否在與天雷宮的對抗和周旋下儘可能多的保護百姓的利益。
這種情況下,各城實際都沒有一套完善的法度形成的環境。
世間只因天雷宮的種種禁令而陰鬱。
唯有蘇城,因枕星河強大到在一定程度上無視天雷宮,而得以清明。但儘管如此,蘇城其實也沒有一套完善的法度,只是形成了一道道德標準。
可是,道德需要有人維護,枕星河現在得人心,可以維護道德,可若有一日,枕星河失去了人心呢?
說到底,道德的維護者也是人,人一旦無道了,還如何維護道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唯有一套法,能得到世人認可的法度,才是永恆不變的,能夠維繫世人生存發展和延續的。
言明眾覽世事多年,手握一城大權,自然是懂得這個道理的。當李治平說出想請他試行一套法度時,他的心裡對李治平的遠見是歎服的。
言明已經被李治平打動了,道:“李首輔說的,是怎樣一套法度?”
李治平看向放在他身旁的木匣,滿面莊重地站起身,彎下腰,取出袖裡的鑰匙,開啟了鎖,緩緩開啟。
而後肅穆地看著木匣裡的東西,伸手輕輕撫過。
一連串讓人感到虔誠的動作下來,就能看出那木匣裡的東西對他而言到底有多重要。
最後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起,像是捧起他心中的聖物。
緩緩走到言明的身旁,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言明身旁的桌案上。
眾人的目光都落向了它,看起來像一套書籍,只是它太厚了。
李治平道:“這套法典,是我與我父親,還有大秦一律堂中多位精研律法之大家,十幾年的心血。本以為它將永不能見天日,可現在有了機會。言城主,諸位,請過目。”
言明也鄭重地向李治平點了點頭。
其餘人匯了過來。
言明輕輕地掀開了無字的封面,卻見第一頁被撕去了,不解地又看向李治平。
李治平淒涼一笑,道:“這第一頁本寫著‘李典’二字,但一來,怕被秦氏看到,禍及李家;二來,我李家也自覺不配。所以,我父親索性把它撕去了。”
......
厚達數百頁,洋洋十數萬字的法典,沒有時間細細研讀,但僅是草草看完,也過了近兩個時辰。
當言明重新合上這部失去了名字的法典時,眾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在這部法典中,他們似乎看到了一個可以永遠延續下去的光明未來,對世人,對可能出現的王權,既有維護又有約束,在這個框架之內,劃上了底線,底線之上皆可為,禁了惡,揚了善...
言明嘆道:“李首輔當真身懷經世之才!”
李治平把法典小心翼翼地重新封存進木匣,道:“實非我一人之功。相閣和一律堂確有能臣,只可惜他們現在都不能為世間所用。”
說罷,又是一聲嘆息,為那些能臣嘆息,也為世人嘆息。
言明頓生豪情,道:“那我們就只好拋頭顱灑熱血,為這世間去濁揚清!讓有才能的人都能有用武之地!”
已不知多少年,言明老練得像是磨平了意氣,卻在這一刻重燃。
言信感嘆道:“大哥,這種話你已經幾十年沒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