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幾日的休養,言行已能自己下床走動。
言果也不再日夜守在言行床邊,已開始在離火殿後院依照言行傳授的修行之法進一步融會火行之氣和修煉意念為修元神做準備。
言行緩步走到後院,看著已能輕易凝聚出一簇青焰的言果,和正在試圖感知到火行之氣顯得很吃力和焦急的王初陽與邱落。
輕咳了兩聲,打斷三人。
言果睜開雙眼,關切地道:“哥哥,你不要隨意走動。”
言行搖頭笑道:“已經沒有大礙了,忘了我說過的話嗎?適當走動對恢復傷勢有好處。”
自幼多次昏迷,醒後需要快速恢復,再加上此前出行多次負傷,言行可謂是久病成醫,言果日後也不免要經歷這一切,自身得出的經驗能對言果有些許助益的,言行都願告訴他。
言果再不是那個需要他保護的少年了。
邱落有些氣餒地道:“言行師兄,我們嘗試感知火行之氣已經好幾日了,還是感知不到。你可否再教我們一些經驗?”
言行滿眼含笑地看著她,道:“你叫邱落?”
這笑,讓邱落想起了夏紫英,羞澀地看了言果一眼,臉上不由得又一陣羞紅,低下頭去,道:“是。”
言行道:“走,和我一起到前面去。”
儘管言行說沒事,言果還是又再攙著言行,四人走到離火殿前的道場。
道場中,不止有弟子們在嘗試感知火行之氣,連幾位先生也不例外,老邁的言燦也在其中。
那夜竇淵說過言城各處都在納氣太過招搖,之後通傳了下去,各家修道者和闇火在李治平離開前,不要大肆納氣。但離火殿不同,這裡不需要約束。
感覺到有人走近,言燦等人睜開了眼睛,看著言行,眼中都帶著幾分埋怨,但言行笑了笑,表示自己沒事。
在言果的攙扶下,言行來到了一眾弟子之間盤膝坐下。
在弟子們崇拜的眼光中,言行淡淡一笑,道:“幾日來,大家都沒有什麼進展,不要急,要做到感知到火行之氣並不簡單。不過,當日我說的,是玄武神君所授,神君非凡胎,他或許並不理解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應該有的進境。這幾日來,我有一些感想,或許能對你們有所幫助,想不想聽一聽?”
弟子們齊聲高喊道:“想。”
言行道:“好,那我先說一些貌似無關的話,你們先耐著性子聽一聽。”
醒後這幾日來,言行感想頗多,玄武山見過葉光繼之後,一直深陷在世局的奔忙之中無暇領悟,藉著這幾日養傷,他終於能靜下心來,把一些曾經關聯不起來的事連線起來。
看著一張張誠心求教的臉,言行道:“關於五行,前有傳言,稱五行始主求道天人,天人曾道:五行之行為順天行氣,道為生,五行道心,即為庇護眾生之心。天人還曾言道:無此道心者,不入五行之門。後世的行者二字,也正是由此而來,意為順天道而行之修道者。”
弟子們都點了點頭,入門時他們都聽離火殿的先生這麼說過,但誰也不知這些話有什麼根據。
言行接著說道:“那麼,天人為何說無一顆庇護眾生之心,就不入五行之門?為何行者又只能代指五行修道者?五行之外,還有枕星河,凌風谷,天雷宮,落霞寺,他們也是修道者,上一個千年大劫時,他們也曾為保護世間眾生與行者並肩而戰,他們為何就不能稱為行者?”
弟子們茫然搖頭,幾位先生面露沉思。
言行道:“我說說我的感想和猜想,這一切都是因為五行最初的修行之法就不同,對世間眾生與天地之道的認識也有別。人自認與眾生不同,人世之間更分三六九等,地位不同,身份不同,而區別對待。而在五行最初的認知裡,人和人並沒有不同,人和眾生也沒有不同,都是生命,都存在於天地之間,天地之道不厚此薄彼。只有深刻理解並認同眾生平等,才能真正與天地之道相通。”
“這也正是千年前那場浩劫時,在其餘幾門感到恐懼,想要退縮時,五行修道者敢於奮不顧身抵擋異獸洪流的原因。因為五行深信天道的存在,在他們心裡眾生皆平等,他們甘願順應天道捨棄自己的生命以保全更多的生命。所以,在親眼見過五行以身證道後,其餘幾門不敢稱行者。”
年輕弟子們還在絞盡腦汁地領會言行的這番話,幾位先生則會意地不住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