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治平走下天雷宮第七層石階時,臉上輕輕一笑。
他的身後,秦世厲和秦不庸站在萬世殿外相送,秦世厲滿面春風得意。
在秦世厲的‘一再追問’下,李治平丟擲了王權一統的契機,並且得到了秦世厲的允許,可將牽入道界私通的各城各道門的處置權暫時保留,同時,李治平還得到了走訪各城先行交涉的機會。
秦世厲只要求昨夜出現在黃龍山的言行和白麟必須死,已死則罷了,若萬一僥倖逃生,需儘早生擒處決,其餘的事,慢慢來。
這樣一來,原本迫於壓力不得不對各城各道門再施懲戒的李令山就可先放下此節,只要說是秦世厲的意思,他就不會受到質疑。
相閣第三層。
李治平已把所有的事都告知了李令山。
李令山擔憂地道:“這麼早就把秦氏拖進來嗎?”
李治平顯然沒有李令山的憂心,道:“遲早也是要把他們拖進來的,既然有利,為何要等。”
李令山道:“我是擔心他們此後過問的太多,我們就不好著手。”
李治平笑了笑,道:“父親多心了,百英決前,他們不會插手,百英決後,即便我們什麼也不說,他們也會插手。該發生的事發生了,就由不得他們和我們的意願了,這場風暴誰也躲不過,秦氏也一樣。”
李令山嘆了一聲,道:“你說的對。只是,我們李家從此就沒有退路了。”
李氏一門世襲相位,族人深受榮寵,地位斐然,開枝散葉數百年,家大業大。李令山雖不管族內事,但李氏一門的存亡自然是繫於他們父子身上,李令山如何能完全不為李氏著想。
李治平不忍地看著李令山,道:“我知父親難處,但我李家都有罪,能贖李家罪孽的,只有父親與我。哪怕是我李家一脈亡了,我也很安心,我從未如此安心。”
說罷,悵然一笑。
李令山又嘆一聲,搖了搖頭,道:“罷了,罷了,李家享了這麼多年富貴,也該付出代價了,從哪得來的,就從哪還回去。”
李家的富貴尊崇來自於那位屢出毒計使天雷宮稱霸的先祖,如今,李治平設計要瓦解天雷宮霸權,當李治平如願以償,李家的富貴尊崇也就到頭了。
李治平神色淡然,這一切他好像並沒有看在心上。
李令山眼神不定地看著李治平,道:“你說的那些,也不全然都是愚弄吧?”
李治平笑道:“瞞不過父親慧眼。”
李令山道:“你是真的想讓各城道界與當權分離?也是真的想一統王權?”
李治平道:“父親難道不認為一統法度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嗎?道門本不該染指世俗權勢,他們該超然物外,行監督矯正之事,一如當年,姬姓王權拜黃龍觀為國教,奉德高望重的修道之人為國師,如此興榮數百年。若能貫守,必能永世興榮,可惜啊,可惜。”
李令山道:“一統法度,寬法減賦,與民生息,自然是好事,本也該當如此。可如今,天雷宮不當先退出世局,其餘道門就不可能任大秦一統,這一切也就無從說起。”
李治平道:“我們不是正要給天雷宮找一個出路嗎?”
李令山道:“這條路還不知能走到何種程度。”
李治平道:“王權一統更非一朝一夕,只要條件適當,沒有什麼事是完全不可能的。這件事要有切實的進展,也需在應付完千年大劫之後。我只是,先去埋下這顆種子。”
李治平想讓這世間走上他認為正確的路,原本道門不當權,天雷宮早年甚至也未有掌握世俗權勢之心,這也是因李家那位沒有修道天賦的先祖被權勢地位眯了眼而引狼入室,造成如今的禍亂。
李治平既然要贖罪,那就贖個徹底。
不論要多少年,不論李家亡了沒有,他也要推動這世間走向剝離道門而一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