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桌客人的菜陸陸續續端來了,這次沒有再先端給言行。
先前鬧著要住樓上客房的一人道:“我們都是在路上行腳的人,有幸在這裡相聚,不如一起吃?”
經剛才那一場爭執,幾人也算是互相之間打抱不平,這個提議他們都覺得甚好,而且本就是行商的人,平日裡也都有意多結識點人。
於是,那兩桌乾脆把拼座一處,兩掌方桌,八個人,更是熱鬧了幾分。
幾人又看了看仍獨坐一桌的言行。
剛才提議那人倒了碗酒向言行走去,道:“這位兄臺,剛才的事過意不去,我敬兄臺一碗酒,就當致歉了。”
言行轉頭看著那人臉上有些許慚愧,也倒了一碗酒,站起道:“兄臺哪裡話,是我過意不去。”
那人笑笑,道:“唉,不說了不說了,請。”
言行道:“請。”
兩碗碰了一下,各自大口喝完,甚是有幾分江湖遊子的豪爽。
那人喝完又道:“兄臺一人乾坐也是無趣,不如與我們一起,雖是萍水相逢,交個朋友也是好的。”
言行看向那拼起的兩桌,那七人都含笑點頭。
言行為難道:“只是我還需趕路,提前走了不免掃各位的興。”
那人愣了一下,道:“怎麼,兄臺還真要趕路啊?”
他們都以為言行剛才是為了避免那一場爭執,故意這麼說,好讓店家把那間房讓出來,現在既然已經說開了,言行應該就不走了。
言行道:“的確是有急事不能停留。”
那人哦了一聲,道:“那也無事,吃飽喝足了你先趕路,誰還沒有個不便之處。”
盛情難卻,言行笑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兩張桌拼了八個人,再加一人擠擠還是能坐下的。
當言行坐下,一共九人,又一起幹了一碗。
店家把菜上齊後,幾人又一起敬了店家一碗。
哈哈一笑,剛才一點不快蕩然間消散無蹤。
男兒之間的爭執,只要不是帶著惡意,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邊吃邊喝,也邊聊了起來。
先前那兩桌各四人是互不相識的。
邀請言行的那人看向另四個不認識的人問道:“幾位這是要去蘇城?”
往來客棧這個位置,轉道就是通往蘇城。
那四人中年紀較長的一位,道:“是啊。”
前面那人又道:“幾位是打哪來?做的什麼生意?”
年長的那位道:“我們打張城來,帶了些珍珠貝類的裝飾品,原本與蘇城的客商就有往來,這斷了數月的貨,這不,帶了幾箱補貨去。”
前面那人點了點頭,道:“珍珠貝類...可是供給彭家的?”
年長的那位道:“咦,你認識?與我們收貨的商家是姓彭。”
前面那人看向一起來的三人,都笑了笑,道:“彭家的生意做多大,怎麼會不認識。去年我母親做壽,我給的壽禮也是從彭家商鋪裡買的一顆珍珠,原來還是你給供的貨。”
原來相識之前還有幾分緣分。
從張城來的年長的那人呵呵笑道:“這麼說來,幾位都是打蘇城來的?”
前面那人道:“是,我們都是蘇城做點小生意的。”
同在蘇城,同是經商之人,會互相認識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