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司外,渡真等落霞寺僧侶離開後。
魯司座也讓監察司和監察護衛營的人各自散去,此時已經天明。
執禁團的執禁使們也各去休息,今日的作業已亂。
但魯司座和佛零的心思不在此上。
監察司大堂內。
只有魯司座和座下十司常,佛零及座下五輔座。
除了佛零略顯輕鬆外,各自眉頭深鎖。
到此時,見到了那兩個執事的屍體,聽到了仵作的話,但要說是落霞寺的人做下的這件事,他們仍然很難相信。
可要不是落霞寺所為,又會是什麼人?
兩具屍體歷歷在目,難道過去真的都錯看落霞寺了?他們真的不安於此了?
若果真如此,那這兩條人命肯定就只是個開始,每個人的安全都會受到威脅。
此刻再回想每夜從流金消玉苑醉酒而歸,不禁感到後怕。
就是那五名並非庸手的執禁團輔座也背脊發涼,想那十了任意一人他們都拿不下,落霞寺真要圖謀不軌,有的人能殺了他們的人,更何況還是在酒醉毫無防備之下。
危機感在滋生,他們往日所深信的落霞寺和佛城最不需要戒備的認識開始動搖。
唯有魯司座堅信,這件事不可能是落霞寺所為,落霞寺真要有異舉,殺兩個監察司執事無濟於事,反而暴露了異心。
但是兩個大秦公職人員死於非命,他無法不讓落霞寺給個交代。
這是他身在其位,而不得不做的事。
可是那幕後之人究竟想借此做什麼,他想不通。
這件事若到此為止,無人目擊,幾乎是無跡可查。五日期限一到,渡真言出必行,必會以命相抵。
就只能如此了嗎?
除非這五日之內還有事發生,而查到了幕後黑手。
可他若五日之後再度出手呢?
那麼渡真枉死,落霞寺肯定也不會善罷甘休。
魯司座暗暗搖頭,這件事棘手不已。
佛城難道還有不為人知的第三方勢力嗎?
座下一名司常試探地問道:“司座大人,是否需要上書都城陳明事態?”
考慮到自身安全,自然是立即上書都城,而後李令山派實力強大的人來調查以及監視防備落霞寺異動最為妥當。
但魯司座與司常職責不同,若遇事就上書指望李令山替他決斷處理,那還要他這個監察司司座有何用。
監察司司座不是傳聲筒,他需要兼備執掌一方的能力。
平日裡魯司座雖看起來什麼也不用做,但一旦有事發生,他也並非無頭蒼蠅毫無處事之能。
魯司座擺手道:“不急,等上幾日無妨。”
既然答應了渡真五日時間,那就先等上五日,且看這五日內還會發生什麼。
五日一到,若什麼也沒發生,什麼也沒查出,他也並不急著讓渡真抵命,屆時再根據情況上書李令山,之後是否讓渡真抵命依法處置,或者李令山另有看法另行處置,他都聽命行事即可。
這樣一來,他進退都從容。
佛零心道,看來能成為一方監察司司座的人,還是不能低估。多年無所事事,享樂無度,突然遇事仍舊老練。
佛零原本預想魯司座有可能直接上書判定是落霞寺所為,如此,日後佛城的話語權就會完全向佛零傾斜。
他的強勢就會變得絕對,即便監察司和執禁團對他再多不滿,他的位置和話語權也會很牢固。
加之有了那兩條人命,監察司也會意識到需要他和執禁團的保護,他就能借此把魯司座收攏的人心搶過來,之後他說什麼都不會有人膽敢不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