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城。
距言行離城已過兩個月,距查禁而起的一波三折暗中危機也過了兩個月。
但言城仍然滿城悲傷,那逾五千之數的言城百姓,離開這片故土才過十幾日。
今日的離火殿座無虛席,言城所有力量的代表,都已齊聚。
城主言明,世子言彬,三城主言信。
道界各世家家主,闇火領頭人朱同殊。
還有言城軍隊的將軍李武,言城各司府司座。
氣氛莊嚴肅穆,如每個人的臉色一樣。
言明和言燦分坐上首一側。
言明道:“言城將何去何從,我想眾位和我心中想的是一樣的。言城將會有一段平靜,希望這段平靜不會淡薄眾位的信念和意志。”
接連經受數番強壓,依言明對李嚴的瞭解,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會對言城的制衡放寬。李嚴深諳制衡之道,很明白長期的壓迫必會生亂。緊而有松,松而有緊,才是長治久安之道。之前過分的強壓,必然要一段比過去更加寬鬆的時間。
言燦道:“眾位同道需把曾經忘了的事重新記在心裡,離火殿自火行靈雀宮傳承而來,我們是火行之後。曾經不敢正視無顏承繼的名號,也要做好把它接過來的準備了。我們老了,軟弱了這麼多年,但就算我們沒有資格接過火行和行者的名號,也要為下一輩做好後盾,他們比我們更有勇氣,他們有資格。”
在場的老一輩的確自覺無顏,曾經的火行和行者,盛名振聾發聵。他們是無畏的,他們是不屈的,他們更是強大的。
但在場的老一輩,就算有再多的理由,再多的藉口,也擺脫不了多少年軟弱的事實。
言行在流金消玉苑碎碗明志,宣誓待他歸來會豎起行者大旗這件事,在言城所有暗中齊心的力量之間已悄然傳來。
當他們得知的時候,無不震撼和快慰,他們不感到害怕,因為他們已等了太多太多年。
十八年前,他們以為看到了希望,然後再一次絕望。
現在,希望又再一次點燃。那個點燃希望的人,更帶著使命走上了結盟之路。
他們都在等待他的歸來,等待火行和行者之名重現世間的那一日。
夏家家主夏青源道:“我們不配做行者,但是做行者的隨從,還是可以的。”
老一輩們紛紛哈哈大笑。
謝家家主謝長青道:“說的好,那我們就做行者的隨從。”
王家家主王顯道:“隨從這稱呼不好,我還想給自己臉上貼點金呢。”
饒家家主饒恭存略帶打趣道:“怎麼,你要稱行者嗎?”
王顯道:“行者自然是不配,不能辱了行者之名,換個好聽點的稱呼好了。”
眾人又哈哈一笑,他們雖自覺不配稱行者之名,但能在多年的迷途之後,與當得起行者之名的人做同一件事,已經足夠。
言燦笑眯眯地看著,他已看到言城的同道做好了準備。
言燦道:“好,那我們就給自己臉上貼點金,隨從的確不好聽。行者代表的是世間蒼生的大義,大義的隨從,就叫義隨好了。”
王顯唸了一聲,道:“大義的隨從,義隨。好,這好聽多了。”
隨從聽來好像某個人的僕從一樣,的確不妥。
義隨這個稱呼,讓眾人都很滿意。他們追隨的是大義,行者所行的也是大義,他們所追隨的不是行者,而是與行者一樣的大義。
不辱沒行者之名,同時也表達了他們的心願和立場。
朱同殊點了點頭,道:“這個稱呼,很適合闇火。”
闇火秘不示人,但鞭策他們前行的,正是有朝一日替世間蒼生行大義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