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掀起天下鉅變,不惜將全天下人拖進這場風暴中,不惜千夫所指,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之後,又還會發生什麼?
三個人都想到了這些。
言彬問道:“父親,那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言明望著遠方,道:“靜觀其變,暫且不動。先平穩過渡我言城監察司查禁之事,再觀張城局勢動向,謀定而後動。”
言通道:“張城局勢需有人親身前去檢視才能清楚,但是現在的形勢下,要派人前去張城只怕行不通。”
言明道:“現在若派人前往,必定引火燒身。先待言城事緩,再做決定。”
說罷,拍了拍言信的肩,又笑道:“虧得行兒能探聽到此事,否則我們都被矇在鼓裡。行兒機敏非常人所及,是時候委以重任了。我看這個任務,之後就派給他了。”
言信神色一暗,道:“行兒昨日借酒興時已得李嚴允准待查禁事了可去蘇城,只要到了蘇城,想來行兒也自有辦法去往張城。只是...”
言明看言信臉上神色不對,忙問道:“出了何事?”
言信臉上擔憂之色更甚,道:“昨夜行兒又發異症,這次看起來比之前更痛苦些,不知要多久方能恢復如常。”
言明和言彬二人也早知言行身有異症,卻查不出何故。往日言彬被言行所作所為表象矇蔽,心裡對他厭煩,昨日已知真相,不僅心結已解,更對言行讚賞有加。此時聽完言信所說,他和言明一樣,都是一臉愁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言明也無他法,只得寬慰道:“三弟也不要太過擔心,以往無事,這次也必定無恙。”
方知有這樣一個人才,又是言家後輩,不免惋惜擔憂。
......
執禁團正堂內,看著已從言城五大世家歸來卻各有損傷的五名輔座,坐在主座上的言零臉上陰晴不定。
依各輔座得出的結論,交手的各家修為最高之人都與言零相當。也就是說,這五家,都至少有一人與言零實力相當,未出手的人中是否還有修為相當之人,未可知。所幸的是,並再無一人能如昨日言信一般,讓輔座無招架之力。
如此推算下來,這五大世家,僅兩家合力便不覷執禁團,最多三家合力便足可與整個執禁團戰力相當,若出四家則必勝過執禁團,且先不論還有些小世家尚未試探。
可想而知,若單以執禁團對言城修道界的震懾,幾近於無。所幸的是,他們背後是整個大秦和天雷宮的威懾,至少到現在,還無人敢正面相抗。更關鍵的是,還有一城百萬計的百姓束縛他們的手腳,以至於無一人膽敢輕舉妄動。
但是,他們心中仍有疑惑,言城修道界的實力為何會提升如此之多?五行傳言難道當真?五行真的崛起了嗎?
言零在拿捏,此事是否該讓李嚴全數知曉。若是讓他全數知曉,一紙書信到都城,自己的首座之位只怕不保,眼前的五名輔座,多半也是一樣。
五輔座自然也知,不過此事也只能言零一人定奪,他們只能羞愧低頭,同時期望言零對此適當保留。畢竟輔座之位,也可掌一方生殺,還有榮華富貴,又豈有不惜之理。
另一方面,監察司眾司常各施手段,一日不到,已從言城各處拿下數百人。各司常回到司衙,都面露得意之色,言城百姓的生死,於他們而言向來不值一提。
只有李嚴眉頭不展,一則,此次都城之令不同於以往的例行公事,意在威懾各城。二則,不論是他自己還是都城都不願激起事變。三則,也不知其餘各城此次都會除籍多少人,若是為了息事寧人而少拿太多人,他也不好與都城交代。
這內裡的分寸,著實不好拿捏。
李嚴還在凝神思量,座下十司常各自交首低語。
這時,自堂外走進一守衛,通稟道:“稟司座大人,言城世子請見。”
李嚴早料到言明今日必定還會與自己交涉,但這次著實不敢同往常一樣輕率。
於是,李嚴端坐於位上,正色道:“請言城世子進來。”
守衛稱是,退出堂去。隨後,只見言彬領著八人走進議事堂,每四人各抬一大箱,後邊四人較為吃力,那箱子看來也更沉些。
監察司眾人一看,都知裡面裝的是什麼,不由露出一絲勝利者的微笑。
言彬示意後四人先將箱子放下,然後看著李嚴,道:“李司座,可否內堂一敘?”
李嚴點頭,起身道:“世子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