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來大家也是心繫家國,熱血未涼之士!”
帶頭的孫彥,眼底閃過一絲狡猾,再次慷慨激昂地道:
“既如此,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等一介書生為救大炎,可以不惜一切。”
“敢問在場的各位,可有哪些義士,敢與我們同往阻止百花會,讓朝廷看到我們萬千百姓的決心!”
當即就有不少頭腦發熱的年輕人,選擇了加入。
這些人還沒被現實磨平稜角,思想也比較單純。
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能忽悠得他們康概赴死。
前有巡城衛,後有國子監,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很快,反對太子的臨時聯盟,便滾雪球般壯大起來。
等到了會場門口,已經發展到近萬人。
這樣的規模,不可謂不嚇人。
王安前世,某位以殺證道的皇帝說得好。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人家殺兄逼父都不怕。
唯獨卻怕老百姓這灘水。
為什麼?
因為這個世界,並不是誰厲害,誰就能贏。
而是老百姓幫誰,誰才能贏,才能真正統治天下。
民意,是一把雙刃劍。
用得好,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君臨天下,所向披靡。
但,若是用得不好,則極容易遭到反噬,玩火自焚。
歷朝歷代,不到關鍵時刻,或是國內矛盾大到無法轉移,統治者輕易不會動用。
比如,七八十年前,某西方第三帝國。
又比如最近,某自視甚高,以牛為神、喜喝“聖水”的神奇國度。
再比如……
總之,今天恵王為了對付王安,算是祭出了殺手鐧。
煽動民憤,裹挾民意,藉以向王安施壓。
乃至於,最終向炎帝施壓。
讓他不得不處理王安,以平民憤。
不得不說,這傢伙相當雞賊。
時機抓得很準。
這次百花會,原本就是在群臣的反對聲中強制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