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霸王項羽敗後,項莊等人便繼承楚軍的將位,統率部卒。
因此庸齒被殺,於是項莊寫信給庸齒的部下。
讓他們反水,因此庸齒的部下總覺得被不公正的對待,因此、他們率兵迎接項莊,給他以大力支援。
項莊十分喜悅,說:“我得到你們,太好了。“
於是,庸齒的軍隊和楚軍協同作戰,裡應外合地先克了一座城池。
當時、項羽的部眾已發展到幾萬人。
項莊對庸齒軍說:“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幾處城池的兵力財力糧食。
你們還是回去攻克的那座城池鎮守吧。“
於是,庸齒軍率部回到他們反叛的那座城池駐守。
因為、項莊項羽等人、也怕楚軍和庸齒軍會鬧矛盾,所以、不如分開為好。
反正、他們的共同敵人都是劉邦。
同時、項羽聞庸齒軍歸來,也親自出迎,授庸齒遺留下來的這支軍隊為虎軍,調撥給他們糧草,戰騎二十匹。
此外,因為項莊的功勞,項羽還賜給項莊鼓吹樂隊,替項莊修建住所,賞賜之厚,無人能與之相比。
項羽還在釋出的命令中說:“項莊雄姿英發,才能絕倫,和我有兄弟之好,骨肉之情。
在江東時, 他率領兵眾, 調發船糧相助於我,使我能成就大事, 論功酬德,今天的賞賜還遠不能回報他在關鍵時刻給我的支援呢!“
項莊時年二十九歲,項羽的堂弟、江東人皆稱之為莊少。
因江東一帶的一些城池,民眾向來佩服項羽與項莊等人的恩德信義, 於是項羽命堂弟出守江東王。
現在, 項羽要攻打劉邦,拜項莊為中護大將軍,江東王,隨軍征討。
項莊、鍾離昧攻破漢軍一城, 得到城主的兩個女兒, 皆國色天姿。
鍾離昧自娶大的,項莊娶小的。
兩人因為這麼多年的戰爭,皆沒有娶妻, 所以、這個時候、他們也正好娶妻了。
鍾離昧對項莊說:“城主之女,雖經戰亂流離之苦,但得我們二人作女婿,也足可慶幸了。“
劉邦在江東打了數戰後,雖然楚漢兩軍互相各有勝敗,但是、劉邦還想下令談和,他便下書責令項羽,讓暫時處於弱勢的項羽把項家子弟送到漢軍這裡來做人質。
這樣、便可和處於弱勢的項羽談和, 不然、兩軍皆互相不信任的。
霸王項羽肯定不願受制於人, 便召集將領們會商。
楚軍將領們眾說紛紜,項家重臣, 猶豫再三, 不能決斷。
項羽本意雖不想送人質,但由於沒有得到強有力的支援, 也有點舉棋不定。
於是, 他只帶項莊一人到祖宗靈位面前議定此事。
項莊立場堅定, 堅決反對送人質, 他給項羽分析利害說:“當年楚君剛被封到荊山的邊上時,地方不夠百里。
他的後輩賢能, 擴張土地,開拓疆域, 在郢都建立根基,佔據荊揚之地,直到南海。
子孫代代相傳,延續九百多年。
現在哥哥您繼承父叔的餘威舊業,統御一郡,兵精糧足,戰士們士氣旺盛。
而且,鑄山為銅,煮海為鹽, 人心安定,士風強勁, 可以說所向無敵,為什麼要送質於人呢?
人質一到漢軍的手上,我們就不得不與漢軍相呼應了, 也就必然受制於漢軍的劉邦。
那時,我們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過就是一方侯印、十幾個僕人、幾輛車、幾匹馬罷了, 哪能跟我們自己建立功業,稱孤道寡相提並論呢?
為今之計,最好是不送人質,先靜觀劉邦的動向和變化。如果劉邦能遵守道義,拯救天下,那時我們再歸附也不晚。如果劉邦驕縱,圖謀生亂玩火必自焚,哥哥您只要靜待天命即可,為何要送質於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