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中有天柱山,高約有二十里,道路險狹,山賊等眾、躲避於其上,山下則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漢軍進軍難通。
張良意欲進入此山追剿敵軍,但諸將皆說:
“此山道路險惡,我軍兵少, 很難可以深入用兵。”
張良卻說:“此所謂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正所謂:只有勇者可以前進。”
於是、他率軍進至山下安營。
夜間、起兵上山攻擊, 終於斬下了山賊頭領地首級, 盡虜其眾。
劉邦論諸將功勞, 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良先生、登上山, 踏過險峻,成功討取山賊,這些、都是他的功勞。”
經過修養、張良帶著樊噲等人、從徵項羽,攻江東。
漢軍攻破項羽的江東營,擒獲項羽的江東都督住容。
但、因為春水上漲,劉邦在慨嘆項羽軍隊的軍容齊肅之後,便先撤兵了。
因為江南之地,漢軍不服水站!
項羽趁著此時、親征此地,張良從前線向此城馳援,在增援途中得知此城失守的訊息。
於是、張良在此城的南面、迅速築起了一座被稱為堡壘的城池,作為此城的前哨。
劉邦因為征伐項羽、無功而返,自還江北。
在離開時,帶走了大批部隊欲作北防匈奴之用,給屯駐下來的張良與樊噲、夏侯等將領只留下了五萬餘人。
張良得知劉邦北防之意,認為此地即將孤立無援,項羽必會趁機來攻,於是開鑿了護城河。
這時候,北方的代王反叛,劉邦率領重兵北征代王,讓護軍送來一封信函,信函邊還寫明,要在有敵人來攻時再開啟來看。
項羽率領八萬大軍進圍此地,張良與諸將開啟信,信中說:“若項羽來到,張良、樊噲將軍出戰;夏侯將軍守城,守城的軍隊、不得與戰。”
這時候的諸將們都感到疑慮。
心想著:皇帝怎麼做出如此之事的啊!
原來,張良、樊噲擅長衝鋒陷陣,而夏侯擅長防守,所以、劉邦此舉正合適不過了。
他劉邦雖然不擅長打戰,但是、用人還不錯!
求訂閱月票推薦票
求打賞加入書架
作者感激
喜歡從聊齋開始問道請大家收藏:()從聊齋開始問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