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哈哈大笑後,說:“先生休息會吧,我考慮考慮。”
通先生又說:“漢王要的是天下一統,郡縣制度。
項王要的是分封,所以寧可投項羽,也不能再跟劉邦了。
昔日,您在趙地,有幾十萬兵馬,可漢王一來,不經你同意,便帶走了全部人馬,只能2千人給你。
還是您想了讓士兵回家招到百人,升為百夫長,招到萬人升了將軍,才解決了人員問題。
到後來,他有把人員帶走去對抗項羽。
您想想,總有一日,您必會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
說完便離去了。
數日後,通先生又說道:“聽取別人的善意,就能預見事情發展,辦事堅決是智者果斷的表現,猶豫不決是辦事情的禍害。”
可最終,韓信還是不忍叛漢,自認功勳卓著,漢王不會奪去自己的齊國,便謝絕了通先生。
通先生規勸沒被採納,就裝瘋做了巫師,後來趁機便逃出漢軍軍中,隱姓埋名了起來。
楚軍眾人到了山上的村莊,狂搶一番。
這個世道,很多為了避免戰亂的人,都學陶淵明似的隱居了起來。
個個地方都有挑花園。
現在、韓信在楚國舊地後,貴為齊王的他,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
可漂母卻不要。
還說自己當初不是因為需要回報才施捨韓信的。
一時間,韓信大感漂母的仁義。
他當年還老在當地亭長家吃飯,所以到下鄉南昌亭長時,賞賜給他一百錢。
並對他媳婦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也因為賞賜。”
當年,韓信經常來蹭飯。
時間久了,這個亭長的媳婦便說:“鍋裡沒飯了。”
韓信一聽,便再也沒有出去他家吃飯了。
接著,他隨便又召見曾經侮辱自己,讓他從胯襠下爬過去的少年,封他為中尉。
並且告訴諸將說:“這是位壯士,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
殺了他也不會揚名,所以就忍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一時間,身為齊王的韓信,在楚地是風光無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