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司馬欣,是以一個縣吏,搖身一變成為秦軍將領。
章邯強盛之時,橫掃諸侯,司馬欣因此為秦也立下了大功,或許還能為一代名將。
章邯勢窮之時,他利用早年的薄恩,使章邯全軍投降,得以裂土封王。
漢王兵出漢中,司馬欣反覆無常三姓家奴,自知劉邦絕對不會饒了他。
而劉邦對司馬欣也表示出異常的痛恨:“至櫟陽,存問父老,置酒,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市。”
已經死了的人還懸頭於故里,楚漢相爭時對待諸侯這種事,劉邦只幹過這一次。
司馬欣生於亂世,有奇遇也把握住了機會,只可惜不得善終。
長史司馬欣,以前是櫟陽獄掾,曾經對項梁有恩;因此,立司馬欣為塞王,統治咸陽以東到黃河的地區,建都櫟陽。
劉邦“至櫟陽,存問父老,置酒,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市。”主要是爭取關中民心
因為關中人皆恨這傢伙。
張良與韓信兵出陳倉,首先與雍王章邯交鋒。
擊潰章邯,將其圍困在廢丘城中。同時派兵四出略地,收服塞王司馬欣、翟王董鑫,據有了三秦之地。
田榮起事後首先趕走齊王田都,後殺掉了膠東王田市,自立為齊王。
田榮授彭越將軍印,令其在梁國舊地反楚。
彭越在發兵殺掉濟北王田安。這樣田榮也統有整個三齊之地。
田榮又聯絡劉邦、陳餘等人,圖謀聯手反楚
面對關中和齊、梁兩地的反叛力量,項羽一方面封授鄭昌為韓王,在韓國舊地阻擋漢王東進。
一方面派遣蕭公角率兵進擊彭越。
這時劉邦令張良以韓王司徒身份略取韓地。
張良善於謀略,寫了一封矇騙項羽的信,說劉邦只是想按照過去的成約得到關中,沒有東進的意圖。
這樣便使得項羽放鬆了對西部的戒備,親自率兵出擊田榮。
劉邦以接取劉太公為名,派遣將軍夏侯嬰出武關,取道南陽,利用樊噲聚集在南陽的數千兵力,試探著向楚進攻。
樊噲等兵至陽夏,被項羽發兵阻攔,停滯不進。
劉邦又出兵函谷關,韓王鄭昌相繼投降,漢王劉邦所控制的區域,已經接近彭越活動的鉅野澤地區了。
這樣不僅東部黃河南北兩岸的幾支反楚力量連成了一片,而且與西部的劉邦也很快就要合成為一體。
霸王政權失去大半河山,命運岌岌可危。
面對這一有利局面,劉邦沒有急於進兵,而是首先回師關中,鞏固後方。
他一方面在櫟陽建都,設立漢朝社稷;同時派兵清掃隴西、北地等邊地殘存的三秦諸王舊部。
劉邦一直積極整修邊塞,防止匈奴人乘虛而入,並“施恩德,賜民爵”,進行全面戰爭的動員和準備。
劉邦率兵自臨晉東渡黃河,收降魏王魏豹。
接著又攻佔河內,擄獲殷王司馬卬。
這時淮河以北除了彭城附近和燕王所控制的燕及遼東地區之外,已經盡被反楚力量佔據。
在這種形勢下,劉邦認為剿滅項羽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經修武,由平陰津南渡黃河,抵達洛陽,昭告天下諸侯,誓師伐楚。
趁項羽主力仍被田橫拖在齊地,楚都彭城空虛之機,劉邦率軍直取彭城。彭城之戰由此展開
劉邦已定殷國復至修武,適陳平自楚來降,劉邦獲得楚之重要情報,又南渡平陰津至洛陽新城,以備東襲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