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他們這幫人約定:如果誰能夠先打入咸陽,推翻秦朝的暴政,誰就做關中王。
在這些起義軍將領中,劉邦和項羽是最有實力的。劉邦雖然出身卑微,但善於用人,所以他有很多得力助手。
而項羽本人就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大將,所以他領導的起義軍的軍事力量是最強的。然而,項羽比較剛愎自用,愛獨斷專行,不喜歡聽別人的逆耳忠言。
在戰爭發展的過程中,劉邦充分聽取部下的意見,搶先一步進駐咸陽,俘虜了秦王子嬰,滅了秦朝。
但是,劉邦清楚,目前憑自己的實力一時還無法與項羽對抗,他便以退為進,先將軍隊撤出了咸陽,等待日後有了機會再成就大事。
項羽的行軍路線安排不是很好,所以總是和秦軍正面遭遇,費盡千辛萬苦還是晚來一步。
所以他對劉邦極為不滿。項羽率領大隊人馬到處衝撞殺戮,又放火燒了秦宮。
當時,項羽手下的有識之士勸說:“咸陽處在關中要塞,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且地勢險要,您不如就在這裡建都,這樣有利於您奠定霸業。”
項羽聽完後有點心動,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陽已被自己弄得殘破不堪,於是,更加懷念起故鄉來。
他對那個勸他的人說:“人要是富貴了,就應該回到故鄉去,讓父老鄉親知道你如今是什麼樣子。要是富貴了還不回故鄉,就好像是穿著漂亮的錦繡衣服在黑夜裡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沒有人看得見,有什麼用呢!所以我還是要回到江東去。”
那人聽了這話,覺得項羽實在算不上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對別人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意思是說,人家都說楚國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樣,我以前還不相信,這次和楚王談話之後,我才知道此言不虛哇!
孰料,這些話很快傳到了項羽的耳朵裡。火冒三丈的項羽立即派遣手下人把那人抓來,投入鼎鑊裡活活烹死了。
項羽為了防止劉邦,便將劉邦封到了巴蜀之地。
又分封章邯等人看著劉邦。
章邯、司馬欣、董~,分別為雍王、塞王、翟王,號稱“三秦”
長史司馬欣,從前做櫟陽獄掾,曾對項梁有過恩德;都尉董翳,最初勸說章邯降楚。
所以封司馬欣為塞王;稱王於咸陽以東到黃河一帶,建都櫟陽;封董翳為翟王,稱王上郡,建都高奴。
三個人出賣了秦國二十萬軍隊,使他們被項羽活埋了。
因此秦人非常恨他們三。
張良在劉邦退離秦地去巴蜀時,把棧道一把火給燒了。
1是劉邦的兵都是東方之後,深入巴蜀難免會有逃兵,所以燒了棧道。
2是怕項羽反悔,派人進攻劉邦。
所以,道路一燒,劉邦最起碼可以安安穩穩地做個漢中王了。
雖然劉邦也想要塊中原的土地做王,但是沒辦法。
誰都不敢頂撞此時的項羽。
於是項羽又開始分封別人。
大分了一批諸侯王。
求訂閱月票推薦票
作者感激
喜歡從聊齋開始問道請大家收藏:()從聊齋開始問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