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餘送給章邯的那封信上說:“白起為秦將,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殺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數,而最後竟然賜死。
蒙恬為秦將,北逐匈奴,開闢榆中幾千裡的地域,最終竟然斬於陽周。
為什麼呢?功勞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羅織罪名,用國法殺死他們。
如今將軍為秦將三年了,所損失計程車卒以十萬計,而諸侯軍同時並起,越來越多。
那個趙高一向諂諛,為時已久,眼下形勢危急,也怕二世殺他,所以打算用法殺死將軍,藉以推卸責任,另外派人替代將軍,以此來擺脫禍患。
將軍在外時日已久,朝廷中很多人與你有隔閡,有功也是被殺,無功也是被殺。
況且天要亡秦,無論是愚笨的人還是聰明的人全都知道。
如今將軍在內不能直言規諫,在外為即將滅亡的國家的將領,孑然孤立而想長期存在,豈不可哀。
將軍何不倒戈與各路諸侯聯合,簽訂和約,共同攻秦,割地為王,南向而坐,稱孤道寡;這同自己伏砧受戮,妻子被殺,哪個比較好一些呢??”
章邯兄弟二人看了此信猶豫不決,暗中派軍侯始成到項羽營中,想要簽署和約。
和約沒有商妥,項羽讓蒲將軍晝夜領兵渡過三戶津,紮營漳水南岸,與秦軍交戰,又一次打敗了秦軍。
項羽率領全軍士卒在紆水上攻擊秦軍,把秦軍打得大敗。
章邯派人去見項羽,打算訂立和約。
項羽召集軍吏商量說:“軍中糧少,想允許他簽訂和約。”
軍吏都說:“好。”
項羽就與章邯訂期在桓水南岸殷墟相見。此時已經締結了盟約,章邯見到項羽,涕淚交下,向項羽訴說趙高的種種行徑。
項羽就立章邯為雍王,安置在楚軍營中,使長史司馬欣為上將軍,率領秦軍為先行部隊。
秦二世聽說章邯投降了,大怒!
宣趙高來皇宮大罵了一頓。
秦二世三年鉅鹿一役中,因秦軍主力被項羽打敗,精銳盡失,大將王離被擒。
章邯求助不成,恐朝廷降罪,率20萬大軍投降。
六國舊貴族見機紛紛自立為王,併力西進。
劉邦帶著數萬兵馬迂迴進入武關,為了早日攻克咸陽,張良讓他派人暗中與趙高聯絡,希望趙高能作內應。
想著趙高縱使不答應,也會讓秦二世猜疑他的。
果然,趙高擔心胡亥知道後禍及自己,便稱病不上朝,私下裡暗算著乘亂奪位之事。
章邯的倒戈,給了搖搖欲墜的秦王朝一個沉重的打擊,胡亥寢食難安,他派使者不停地質問趙高:“丞相不是總說關東盜賊不能成氣候嗎,令天怎麼會到了這種地步??”
趙高聽了,知道二世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與不滿,於是秘密與弟弟趙成和女婿閻樂商議對策,制定了弒君政變的計劃:由咸陽令閻樂率領手下士兵裝扮成山東農民軍攻打望夷宮,以郎中令趙成為內應,趙高則負責指揮全域性
一切安排妥當後,趙成便在宮內散佈謠言,假裝說有盜賊,命令閻樂發兵追擊,致使宮內防守空虛。
同時,閻樂指使部分親兵,化裝成農民軍,將自己的母親劫持起來,暗中送到趙高家中,一邊又率千餘人以追賊為名直逼望夷宮而來。
他們衝到宮門前,大聲向守門官吼道:“強盜進了宮門,你們為何不抵擋?”守門官莫名其妙,問:“宮內外禁衛森嚴,怎麼會有賊人進宮呢?”
閻樂不容分辯,手起刀落,殺死了守門官,衝進瞭望夷宮。
逢人便砍,見人放箭。一時宮中血肉橫飛。
胡亥見狀嚇得目瞪口呆,直到趙成與閻樂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