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由身先士卒,拼命死守。激戰幾天,左臂中箭,血流如注。他拔出箭頭,包紮好傷口,繼續指揮作戰。
後來城破,李由率秦軍巷戰。殺到城西門身邊只剩下十幾個貼身護衛。最終為楚軍主帥之一的劉邦部下曹參斬殺。
李由死後,義軍將士見他血染戰衣,仍手握長矛,怒目圓瞪,為之哭泣。
前去調查的王明、陳宗正聞聽此事,冒死向二世呈奏曰:“臣奉詔至關東,查三川郡守李由並無通寇之事。雍丘一戰,為國捐軀,忠烈可嘉。”
項羽目睹李由慘烈之狀,深為感動,令人把李由屍體送回其老家上蔡以葬。
項梁進軍東阿,擊敗了章邯的軍隊,就領兵西進,等到達定陶時,再度打垮秦軍。項羽、劉邦又在雍丘與秦軍交戰,大敗秦軍,斬殺了三川郡守李由。
項梁於是更加輕視秦軍,顯露出驕傲的神色。
宋義便規勸道:“打了勝仗後,如若將領驕傲、士兵怠惰,必定會失敗。現在士兵已有些怠惰了,而秦兵卻在一天天地增多,我替您擔心啊!”
項梁沒有聽從勸告,而派遣宋義出使齊國。
宋義在途中遇到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問他道:“您將要去會見武信君嗎?”顯回答說:“是啊。”宋義道:“我料定武信君必會失敗。您慢點去當可免遭一死,快步趕去就將遭受禍殃。”
這時秦二世胡亥調動全部軍隊增援章邯攻打楚軍,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
果真被這個宋義給猜中了!
項梁戰死後。為避免被秦軍各個擊破,項羽、劉邦與呂臣均主動率部退守彭城一帶。章邯擊敗項梁後,以楚地義軍不足憂,乃率部北上攻趙,使楚軍得到休整機會,重新恢復和壯大起來。
如果章邯一直把劉邦、項羽的楚軍往死裡打,也不會出現後來的鉅鹿之敗了。
他覺得,楚軍的領頭人物已死,其小輩之人都不足濾,所以北上了。
放過了劉邦與項羽。
劉項兩人在彭城一帶,再次招兵買馬,以擴充軍隊。
沒有多久,便又恢復了元氣。
在這種天下皆反的時代,招一個朝廷之兵比招十個反賊之軍都難!
所以章邯的人馬越打越少,而義軍的兵馬反而越大越多。
雖然義軍屢遭敗仗,但是,天下反賊不久沒有變少,反而增多了。
這就是有名的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多助之至,親戚伴之。
寡助之至,朋友棄之!
大秦之地的人民,被始皇帝弄了許多往嶺南去同化當地越族。
本來就人手不多。
又調了一些去駐守開闢北疆,所剩無多的人口,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鎮壓這些起義軍了。
關中凋零!十室去半!
求訂閱月票推薦票
作者感激
喜歡從聊齋開始問道請大家收藏:()從聊齋開始問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