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秦軍派人剿滅項羽之時,也派了另一隊人馬來剿滅張良等人。
秦二世派徵西大將軍莫非、都督征討諸軍事、守尚書令率領七萬步、騎兵進犯而來,讓北州郡守揚填率領樊州、鄧州的兵眾作為前鋒,
秦的軍隊抵達沛水以北,北州郡守揚填認為秦的軍隊沒有舟船,未作防備。等到石越率領五千騎兵渡過沛水,劉邦軍才驚惶固守中城。揚填攻克了中城的外城,繳獲了一百多艘船隻,用來接運其餘的兵眾。揚填統領眾將領攻打中城。
莫非率4萬後面軍隊前來。劉邦以樊噲為先鋒,率領經過訓練計程車兵,有較強戰鬥力的“沛兵”1萬沿淮河西上,迎擊秦軍主力。
莫非又派遣陽平公劉海督帥張文、等人的步、騎兵共作為前峰
劉邦軍面對大軍壓境,下達命令,湊齊所有壯丁北上迎擊秦軍。
莫非自認為能速戰速決。
並派已是秦官員的沛地人前去勸降張良等人,張良卻私下提示劉邦宜先發制人,擊潰秦的先鋒部隊。
他說:“秦軍雖有百萬之眾,但還在進軍中,如果兵力集中起來,我軍將難以抵禦。現在情況不同,應趁秦軍沒能全部抵達的時機,迅速發動進攻,只要能擊敗其前鋒部隊,挫其銳氣,就能擊破秦百萬大軍。”
劉邦起初認為秦軍兵強大,打算堅守不戰,待敵疲憊再伺機反攻。聽了張良的話後,認為很有道理,便改變了作戰方針,決定轉守為攻,主動出擊。
於是,張良派夏侯嬰率領五千精兵開赴前線助陣,此時,人向莫非建議後退決戰。諸秦將認為阻敵沛水畔比較安全,但莫非認為半渡而擊可主動對決。
當秦軍後移時,沛軍渡水突擊。
不想,早有張良安排的間諜,在到處謠言。
沛間諜有人在秦軍陣後大叫:“前線的秦軍敗了!”,秦軍陣腳大亂,隨後沛軍全力出擊,大敗秦軍。
秦將莫非收拾兵馬,再次引兵五萬,殺奔沛地來了。眾人請出張良商議。
張良令:“沛地之左有山,名豐山;右有林,名廣林:可以埋伏軍馬。
樊噲可引三千軍往豐山埋伏,等彼軍至,放過休敵;其輜重糧草,必在後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縱兵出擊,就焚其糧草。
周勃可引二千軍去安林背後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秦軍屯糧草處縱火燒之。
夏侯嬰可引一千軍兵,預備引火之物,於坡後兩邊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沛公自引一軍為後援。各須依計而行,勿使有失。”
諸位將軍走後,張良謂劉邦道:“沛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山下屯住。來日黃昏,敵軍必到,沛公便可交戰幾個回合,棄營而走。但見火起,即回軍掩殺。
卻說莫非與其他秦將等引兵至山腳,分一半精兵作前隊,其餘盡護糧車而行。
人馬快行之間,望見前面塵頭忽起。
莫非將人馬擺開,問嚮導官:“此向是何處?”
嚮導答著:“前面便是沛縣,後面是山谷口。”
莫非令秦將押住陣腳,親自出馬陣前。
遙望軍馬來到,莫非忽然大笑。
眾人問:“將軍為何而笑?”
莫非笑著說:“吾笑張良等人,前次因一時大意才敗了;今觀其用兵,乃以此等軍馬為前部,與吾對敵,正如驅犬羊與虎豹鬥耳!吾於趙丞相前誇口。要活捉劉邦、張良,今必應吾言矣。”遂自縱馬向前。
劉邦手下一將出馬。莫非罵著:“汝等隨劉邦,如孤魂隨鬼耳!”
那將大怒,縱馬來戰。兩馬相交,不數合,那將詐敗而走。莫非從後追趕。
那將約走十餘里,回馬又戰。不數合又走。
秦將拍馬向前諫道:“反賊誘敵,恐有埋伏。”
莫非說:“敵軍如此,雖十面埋伏,吾何懼哉!”遂不聽言,直趕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