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兄弟四人和附近村落朋友一起在孟然的主持下操辦著阿季母親的喪禮。
突然,孟然看到了一個虎背熊腰的大漢在面對著自己而笑。
在操辦完季母喪事後,孟然便找到了這個年輕人。
“這位壯士,剛才貧道施法有何不妥嗎?”
“沒有、沒有,只是看到道長認真的樣子而感到很有趣,所以不覺而笑。”
“壯士尊姓大名?”
“在下陳勝。”
“啊!兄臺莫非就是剛才季老三提到的阿勝?”
“正是、正是。”
“剛才聽採臣阿季說您有點法術,不知是跟何人所學呢?”
“在下也不防跟道長說了,某跟周文公所學。”
“此人是?”
“哈哈,道長有所不知,聽某慢慢述來。”
:周文,是陳縣才德兼備的賢人。戰國年間,曾在楚國大將項燕的軍隊中擔當視日工作,占卜推算時辰吉凶與施法術的工作),也曾侍奉過春申君黃歇!因此很具有法術。
項燕敗亡後便回到陳縣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始皇修長城徵民夫徵到了已是中年的周文,周文無賴只能躲到山中與百獸為伴。
在山的附近買了很多用品。顧了一輛馬車和一個看上去老實巴交,在下的好友,一個叫吳廣的農民和他一起搬運物品。
馬車到達山下,周文叫卸下東西放地上。
吳廣便和他一起卸下東西放地上了。
馬車走後,周文讓吳廣與他一起把東西搬上山。
吳廣便和周文一起往山上搬東西。等到結算搬運費的時候,吳廣也是一句話也沒有說。
周文見他老實便道:“這樣吧,你家離山上也近。我多給錢給你,你每月只需給我送些糧食與用品來。”
吳廣答應後,這一來二往的時間長了。周文便問道;“你每次為何一句話也不說呢?”
“大人不叫小人說話,小人怎敢說話啊!萬一說錯了呢,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飯碗嗎?”
“現在我們相識這麼久了,你想說話就隨便說吧。”
“大人隱居在此是為了躲避勞役的吧。”
“秦之勞役甚眾,我在此躲避兩年。等我年紀再大點大秦不徵我時,我再下山生活。”
“是啊!修路、修渠、修長城、驪山陵墓、阿房宮、築各國宮殿於咸陽。連年征戰!...”
“秦若長久如此,國將必亡!”
“我每月來一次山上,先生少給點錢。教我每次認幾個字如何?”
“好,你想學我便教你每次認些字回去。不過這大秦統一了文字,這點確實好。一個字再也沒有多少種寫法了!”
於是吳廣每月跟周文學習一次識字。
吳廣有個朋友,就是在下。一直都在當僱工,我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命運相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