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出遠門以後,好像身邊的馮爺爺變得極愛講道理,以前都不是這樣的,以前是他劉燕青想做什麼,馮世才都會竭盡全力的去幫他,現如今的馮爺爺就好像在...交代後事。
馮世才越是這樣,劉燕青就越是覺得奇怪,好像有什麼重大的事情即將發生似的。
可當劉燕青詢問對方後,馮世才又是一副慈祥笑容的模樣說,人生除了生死哪有什麼大事啊。
好像是這個道理。
夜幕降臨,名為主僕實為爺孫的倆人在一間破爛不堪的廟內落腳。
最初時候的廟只是用來供奉自家祖先的,只是後來,不知從哪一朝哪一代開始,供奉祖宗的地方改為了祠堂,而廟裡則改為供奉神明的石像,而皇家所用來供奉神明的地方就不能用廟來形容了,而是用宮舍二字。
為此,民間百姓都一個勁的調侃,說做了皇帝就是不一樣,這明明是一樣的東西,就是要用不同的字眼來表達,
這座古廟荒廢已久,裡邊兒的神像也是殘缺不全,與平江縣城外邊那座神像相差無幾,古廟佔地很大,空蕩蕩的,四面八方的陰風穿堂而過,即便是在中央處升起一團篝火,那篝火也有隨時熄滅的可能。
劉燕青緊了緊身上的衣衫,倒不是冷的,而是覺得這個地方莫名有股寒意,而且與寒風吹拂的感覺迥異,所以他才覺得有些陰冷。
難怪書上有句俗語叫做寧住荒墳,不宿古廟。
古人認為,廟宇內供奉著神明,可以鎮壓當地的邪祟,但是當那座廟宇廢棄之後便鎮不住孤魂野鬼,所以往往荒廢的古廟內就會聚集大量“陰氣”,生人進入其中輕則損失精氣,重則大病不起。
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出門在外,求的就是一個平安,荒墳堆里人跡罕至,睡在裡面哪怕多受些蚊蟲叮咬,至少心裡踏實,而古廟裡就不同了,雖然不長碰見孤魂野鬼,但很可能會碰到殺人行兇的歹徒歹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荒廢的古廟本就是個天然躲藏之所,逃亡的歹徒,江洋大盜,土匪山賊,沒事就愛往廟裡跑。歷代的刑事案件中,破廟也是高發地,所以路人寧願睡荒墳也不想落腳古廟,道理便在於此。
實在夾不住這裡的陰風‘炙烤’,劉燕青拿著一個火把走到廟外,獨自一人在破爛不堪的院中打拳。
哪曾想,孤魂野鬼沒等來,倒是等來了一個騎著驢子的書生。
毛驢身後不遠還跟著一個賣相相當老實的僕人,年紀看著與馮爺爺一般大小。
騎毛驢的書生手裡拿著酒壺,時不時就往口中狠灌兩口,好似那葫蘆裡的酒永遠喝不完一樣,天曉得那書生是不是故意裝作喝酒的模樣。
劉燕青以防萬一,用神識查探了兩人一番,發現對方體內毫無修為,這才放心練拳。
騎毛驢的書生抬頭看了一眼,視線剛好穿過一顆枯樹的枝頭望向天上的月亮。
喝下一口酒後吐道:“朽木擎蒼月,孤身遊此間。生平多少事,可與後人言。”
劉燕青順著那書生的目光看去,果然看見天上那顆月亮就掛在那顆枯樹枝頭,一時間也來了興趣。
作詩嘛,這個我熟啊。
劉燕青清了清嗓子道:“遠看大月亮,近看月亮大。月亮真是大,真是大月亮。”
書生還未嚥下的一口老酒就這麼噴了出去。
片刻後,獨自一人坐在篝火旁的馮世才開口說道:“莫道朽木無甚用,輕擎明月重扶天。”
喜歡一念道沉請大家收藏:()一念道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