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修行的第一步是納靈境,在踏入這個境界前還要度過三個入門層次,這三個層次說是入門,實則是隻‘攔路虎’,僅僅就入門而言,就阻攔了太多山下凡人成為山上仙人的道路。
第一為‘開路’,一個人的初始經脈又細又窄,好比鄉村道路只能過人,而‘開路’這個境界要做的就是拓寬體內經脈,把又細又窄的經脈變成一條能行馬車的大道。
而開路的關鍵就在於靈氣,將天地間散亂的靈氣吸入體內,利用這些靈氣將經脈拓寬,堵塞的地方打通。
別人需要這麼做,可劉燕青卻不需要,從小就喝泡丹藥的水,打獵就用那套呼吸法門,十五年來,劉燕青早就度過了這一層次。
第二個層次為鍍靈,經脈由細變粗,靈氣透過經脈的同時附著在經脈表面,拓寬經脈又強化經脈,使得經脈在透過巨量靈氣時而不損傷。
第三個層次就是納靈了,吸收了巨量靈氣後,再將靈氣融入血中,使得自身血液化作納靈之血,如此才算真真正正的踏入了修道第一步。
納靈之血,又稱武道之血,是一個武者的根本所在。
劉燕青第二次合上書本細細品味。
“納靈境八重,那也就意味著我體內的八成血脈已經化作了武道之血,十重之後就是熬骨境,這一境界馮爺爺沒有直接說明。”劉燕青喃喃自語。
劉燕青翻看了拳譜的第一式,認真凝神。
拳譜真正第一頁上寫滿了文字以及圖畫,可以說是圖文並茂了,圖畫從一個人的站姿以及出拳的姿態,包括各個方位的視角都畫的直接了當。
文字更是如排兵佈陣,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出拳收拳都有詳細的註解。
其中加重筆畫的部分,劉燕青更是著重觀看。
其中一段這麼寫,心隨身動,身隨念動,念隨意動,意隨心動,心不動,則萬物不動,心意念三元合一方可出拳,否則此拳雖出卻不達神意,這一式名為...靜,每日遞出此拳一萬次,方可領悟極靜之妙。
劉燕青深吸一口氣,胸中猶如升起一條氣龍在不斷翻騰。
讀書多年的他不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心中對於馮爺爺的敬佩也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走出屋舍,劉燕青按照書中所講,在院子裡站樁,雙腿微屈,雙拳緊握收攏於腰間,腦海中不斷浮現第一式的精髓。
心不動,則萬物不動,如此才可出拳。
可要怎麼才能做到心不動呢?心不動人不就死了?
劉燕青百思不得其解。
他先是讓自己呼吸放緩,緊接著心臟的跳動也會因此而放緩。
片刻後,劉燕青實在堅持不住,大口大口的呼吸。
心不動,也太難了。
喜歡一念道沉請大家收藏:()一念道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