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攤丁入畝
三份卷宗,老皇帝談及兩宗,這最後一宗,卻遲遲不語。
良久,手指點了點三份卷宗中,那額外又單獨放置的一宗卷宗,“這份卷宗,一談南水北調,二談海事總局,此二項與前兩宗卷宗,相差不多。
三談官船出海下洋,出使海中之各地邦國,顯吾大慶朝威,使得萬邦來朝,虔心臣服,必以此帶動海中邦國與吾大慶商貿往來,將吾大慶青銅瓷器茶葉絲綢以海運商貿銷售於海中各邦國,威吾大慶皇朝,富吾大慶子民。”
老皇帝說著,老眼中已經露出欣賞之意,卻頓了頓,手在最後一項上停住:
“但……關鍵在這最後一條。”
老太傅沉默,只是心中卻已經翻然起浪,疊疊層層,久不熄落。
老皇帝的手指,在卷宗上敲擊著,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響,低沉的聲音,聽不出喜怒,唇中道出四個字:
“攤丁入畝。”
便是這四個字,在這御書房中,再次翻起滾滾浪濤,這一次,不只是老太傅心驚膽戰,就連一旁始終沉默的像是不存在的李公公也駭然地倒吸一口涼氣。
自古,談及田畝,那必定都是禁忌中的禁忌,
君不見古之聖賢也不敢輕易碰觸田畝賦稅。
一旦與之有關的事項,多是小心謹慎對待。
攤丁入畝,不是如今的賦稅制度,而今延用的還是前朝的丁銀編制。但丁銀編制的漏端實在是太大。
“小兒膽大。”談及賦稅,老皇帝也是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嘆息道。
他身前,聞枯榮一彎腰,“初生之犢不畏虎。陛下莫與那小兒計較。”
“不,朕要與他計較,不但要與他計較,還要召他來御書房!”老皇帝道:“小兒雖膽大,卻道人之不敢道。
此卷宗中,條條一語中的,陳述利害,斑斑在目!
實與太傅說,朕也早就看出吾大慶現行的賦稅制,乃是吾大慶最大的毒瘤!”
聞枯榮聞言,嘆息地搖了搖頭:
“既談及賦稅,老臣便直說。”
“太傅直說無妨。”
“丁銀製的實施,自前朝起便如此。
朝廷收丁稅按人頭收稅),政府賦稅徵解中,丁銀與裡甲、均徭等四差銀一起,都由地方官員徵用,而後再以各州縣上報朝堂。
其上,便多有不清楚者。瞞混過關者不在一二,上欺瞞朝堂,下欺壓百姓。
查舊例,人丁三年一審,分為九則,上上則徵銀九錢,遞減至下下則徵銀一錢,以家之貧裁定上下戶,以上下戶不同,定丁稅銀之多寡,新生者添入,死亡者開除,此成法也。
若是官府嚴格按照此項來實施,尚且不露弊端。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