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王朝,德勝44年冬,臘月二十五
京都城柳南巷子,著實熱鬧一把。
這熱鬧又與一般的熱鬧不同,皆因柳南巷子裡,那一家新搬來的外鄉人家中,來了皇宮裡的人。
代表帝王頒旨的天使,領著身後浩蕩兩隊人馬,出現在了這條巷子裡。
按說,柳南巷子裡,住的也是富戶人家,但絕不是朝堂官員們所居住,更不可能如之詞衚衕那樣,勳貴聚集。
本不該出現的天使,手託著聖旨,出現在這裡。
這本身就是一件難得可見的事情。
等到那兩列浩浩蕩蕩皇宮來人,進了連家院子後,巷子口,人群交頭接耳,還有連家鄰里,更有人悄悄開了院門,夠著脖子往外瞅。
“皇宮來人啦,是到那一家的?
姓連?
他家可是有什麼不得了的背景?”
人們交頭接耳,各自猜測。
而此刻,連家院子中
天使正在宣讀皇帝的旨意。
“連氏鳳丫,接旨~”一聲陰陽不分,似男非女的嗓音,陰柔無比,在院子中響起。
連家眾人,皆數出現,
“民女,連鳳丫領家中眾老小,接旨。”
宣讀旨意的太監,看了一眼那女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連氏鳳丫,敬獻馬鈴薯有功,特,賞南城溫泉莊子一處,著,連氏鳳丫,奉旨種糧。欽此——”
“民女,連氏鳳丫,叩謝皇恩浩蕩。今後比勤勤懇懇,莫敢辜負皇恩。”
那宣旨的太監才叫了連鳳丫起身。
一邊把手中聖旨交遞給連鳳丫,一邊卻又一雙眼,似笑非笑望著對面。
連鳳丫輕笑著,清脆地喊了一聲:“安平公公,我們又見面了。看來,咱們有緣。”話落,行一禮。
那太監聽著連鳳丫清清楚楚叫出自己名字,這才臉上似笑非笑的神色退了去,換上另一副爽朗的笑容:
“酒娘子如今得陛下青眼,身份已是不同。
老奴可不敢擔酒娘子這一禮。”
“安平公公可不要笑話民女,民女哪有什麼身份,一介布衣,民女就是個釀酒種田的。”
“是,您是種田的,可您是奉旨種田。”安平公公輕笑著道:“沒想到時隔多年,老奴又來給酒娘子頒旨了。今時不同往日,短短几年,酒娘子的名聲,響徹酒行行內杭外。
如今,又得天子青眼相待,怕是今後,一飛沖天。”
此話說的客套,連鳳丫垂眸,卻是心知肚明,七分客套而已,這皇宮之中的人,能夠有一席之地,必然是人精中的人精。
最是懂得做人。
這安平公公,就是當年在淮安城時,代表天子,前來淮安為她宣旨的那位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