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陡然一個激靈,下一秒,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老眼驀地睜大:“你是說……”
“是,陛下。
就是您所想。
朝廷下發昭告。
明年的鹽引發放,不再循舊制。
派一可信之人,去往邊城,專事來年鹽引發放。
著,資質稽核透過的鹽商,往邊城運糧,以糧食數量,發放鹽引。”
大慶皇朝,之前鹽引的發放,都是鹽運使司管制,並,鹽引的發放,是由上至下,都城往各地道、府,再以各地道、府從鹽商手中收上來的銀兩糧食,向中央京都城匯總。
這是舊制,自然也有少數其他方式流露出去的鹽引,就比如她從老皇帝手低,直接拿到那一年鹽引。
“老師!此法,你看如何?”老皇帝急急望向老太傅。
聞老太傅此刻也動了心思:“既然鎮北軍缺糧,此刻要向各地士紳求助,必然艱阻重重。
既如此,換一種辦法,此法不但可以讓有糧的富紳們出手,還能夠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把糧草運往邊城。
既減少了京都金陵往邊城,派兵運糧,一路的消耗,和路上耽擱的時間。
還解決了鎮北軍缺糧草的現狀。
邊城一旦有足夠糧食,鎮北軍不再面臨缺糧,那原本劃給鎮北軍的糧草,可以下發到修河道的民丁身上。”
看得出,老太傅有些激動,話落,側首就問連鳳丫:
“你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的?”
這話一問出,老皇帝不由得也好奇起來。
他此刻已經沒有先前的急躁,既然他已經心知肚明,有了解決之策,便不再心急火燎,此刻,倒是有了興致,好奇起這連鳳丫,區區一個鄉野村姑怎麼想到這樣辦法。
“當年,家中窮困。沒有銀錢之下,我們一家好幾口人需要生存。
趙家有大米缺鹹菜,王家有鹹菜缺魚肉,我家需要大米熬米粥,可我傢什麼都沒有,就制一杆魚竿從河裡釣魚,釣了魚拿去王家換鹹菜,再用換來的鹹菜去趙家換大米。
我家當時是沒銀子,但大米我有了,米粥我也可以熬了。”
連鳳丫說的通透,清澈的聲音,平平靜靜,分明是苦難的過去,卻不讓人覺得她卑微。
她說:“辦法,源於生活。”
她說:“我沒有讀過書,但智慧,也可以來自於生活。”
老皇帝聞言,面上不顯,心中卻震驚。
不為她想出的辦法,卻為那句,辦法源於生活,智慧來自生活。
有人將一團亂麻的苦難,過成了井井有條的幸福。
有人,卻將花團錦簇,過成了亂七八糟的一團漿糊。
老皇帝望著自己面前那低眉順眼,恭恭敬敬,平平靜靜低垂著的腦袋……這般女子!
龍顏閃過抉擇,帝王威嚴地宣佈:
“朕,準連氏鳳丫,為朕種糧。”
喜歡農門醜婦請大家收藏:()農門醜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