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嗬?連娘子對南水北調已有想法?”聞枯榮淡問:
“此刻就不怕鬧了笑話了?”
連鳳丫一笑而過,老太傅多少依然是不大相信自己的。但,那又何妨?
“不怕不怕,就是鬧了笑話,也是在二位大人面前,二位大人,讀聖賢書,一位是文章天成德高望重,一位是矜矜業業為民做主。
民婦區區一個婦道人家,不鬧笑話那是祖上積德,老天錘鍊。
若是一不小心,鬧了笑話,那在二位大人面前,也不過是一笑而過的事情。”
“巧言令色。”老太傅微斂眉,輕哼道。
話鋒一轉:“不過老夫倒是想要聽聽連娘子的高見。”
連鳳丫垂眸……高見不高見,這就要聽過之後再論斷了。
她倒是尋常表現,不急不躁。
“由淮安至大都燕京,民婦此次北上,一路便發現,所到之處,天然湖泊河段並不在少數,只是各州界卻不相通。
如若人力打通這些湖泊河段,使各州界之間,水路相互連線,起於淮安,終於大都,那麼,便有一條大河,貫穿南北。
南邊水多,可借用這條河段,向北調水,使北地能夠共享南地的水資源。
如是,一可緩解南方水患,二可緩解北地乾旱缺水的現狀。”
她若真開始解說起來,老太傅和魏成玄,便收了懷疑的心思,隨她所說,不禁聽入了神。
心神合一,便也暫時忘記了懷疑。
“想當然爾。”老太傅打斷連鳳丫,“南方水患,與北方乾旱,時節不一。
夏季水患,南方澇災,北地未必旱情。那南方之水,調入北地,意義何在?”
她面上淺笑一過,再提一觀點:
“所以,修建水庫,與修建運河,同樣勢在必行。
修運河,貫穿南北,再在各地建水庫,水庫在雨水多水量上升的時節儲存水,北地乾旱時,各地州界可以調水取水,以此南水北調,水資源共享。”
“你用共享,這一詞,倒是新鮮,不過確實用的恰如其分。”老太傅讚道,說不吃驚,那絕不可能,一雙老眼,看似渾濁,卻矍鑠精明,
似要把那女子看個透,看一看她腦子裡是何等絢爛色彩……除卻吃驚,便是震驚!
她所說,可行性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