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好了。你們在說什麼?也讓我老頭子聽聽?”老人端著水壺進來,倒入茶具之中,先用開水醒茶一次,將沫撇掉,又洗了一次。幾十秒後,沖好茶,笑眯眯的給每個人的端到竹製茶幾上,“嘗嘗,一百年年的普珥,雲南正宗的本地茶。”
“多謝。”眾人向老人示意,輕輕抿了一口。
“怎麼樣?還不錯吧。”老人笑道。
上官君雁細細品嘗,只覺得茶味有些恬淡。初級有些甜,後有些苦澀,然後歸入無味。
只見陳玉點頭:“是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無味之味,有著十足的禪境。”
“茶之苦,茶之甜,茶盡之淡,佛能洗心,茶能滌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後甘,人生亦如是,如飲黑茶。”老人輕輕抿一口,“最終,茶湯,還是茶湯,是真水無香,是無味之味。”
“老人家高論。”陳玉淺淺的一點頭。
“呵呵,我已經許久沒有與人論茶了。你這個年紀的人說出‘無味之味’這個詞的可不多見,你是哪家的公子?”老者似乎有些好奇。
“談不上世家,普通的家族便是。江南陳家。”陳玉淡淡的掠過。
老人仔細想了想:“江南陳家......歷史上,倒是有一個朝代,發生過政權的更疊,正是江南陳家,不知道,你們之間可否有淵源。”
“先生說得那個朝代,我小時候也略有耳聞,只是江南陳家眾多,那是千年之前的事情,誰也無法考證,我們是不是本家。若真的是一個陳家,倒是我們祖上的幸運。”陳玉淡淡的笑道。
“......”墨隱和上官君雁對視一眼,默不作聲。
“哦,千年過去了,不管是不是,也沒有了意義。”老人又抿了一口茶,“我本是明末清初的秀才,本來勤苦一輩子考上了狀元,卻不想時局動蕩,一切化為泡影。家中也沒有了餘糧,父親自殺,母親削發為尼。我便幹脆上山學道。”
“時局動蕩,民不聊生。能活下來,實屬不易。”上官君雁感嘆一聲。
“當時我已二十有五,師傅本不想收我為徒,便先叫我做雜役。但是我勤奮又吃苦,是以師傅很待見我,沒過多久,便收我為徒,交我學道,給我口飯吃。”老人眼神深邃,似乎陷入了回憶。
幾人沒有出聲,不願打擾一個老人的回憶,都聚精會神的聽著。
“由於我勤奮,好學,不久便掌握了道家的基本法門。師傅誇我是難得一見的天才,說我將來如若走正道,勤奮修煉,假以時日或許能夠得道飛升。”
“我自是非常高興,能擺脫六道輪回之苦,從此沒有生老病死,從那以後,我更加勤奮刻苦的修煉。直到,有一天......”
眾人豎起了耳朵。
見三人一臉期待,老人笑了笑,繼續講述:“那天,是正月十五,按例,我們山上要做水陸法事,廣結善緣。幾乎全城的人都來了,人山人海,我因為表現最優異,師傅又早有隱退之意,那一年,我被選中做大祭司主持了整場法會。”
“怎麼,是失敗了嗎?”上官君雁好奇的問道。
老人笑著搖搖頭:“不,法會很成功,因為那次法會的成功,沒過多久,師傅便意圖將掌門之位傳授於我,自己將隱退修行。但我卻始終覺得自己年紀輕輕,實在難當此大任。多次拒絕了師傅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