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書評區【華承煊】同學有發手畫的現場圖,和我看的很相似了,書友們果然各個都是大佬~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對照起來更形象。
另外證物材料確實不好弄,查資料花了些時間,我自己也分析歸納了一下,我把需要用的主體線索都放出來了,隨著後續進展,會一步步補充細節。
也就是說,現階段主角掌握的線索和大家沒啥兩樣,後面補充的細節也不會脫離現在這些主體線索。
我們知道的一樣多~感興趣的話就來推理試試吧!看看有沒有猜中我的思路設計的!)
————沒有美顏濾鏡的分界線————
通常陳年懸案最大的難點在於跨越時間去調查時,很多重要痕跡或者能夠帶來新的偵查思路的線索,都被時間所掩蓋了。
所以,能夠在多年後被偵破的懸案,許多都要歸功於當年辦案的人員完好地儲存了足夠多的證物。
這樣才能在技術發展的未來,提取出新的線索,抓住犯人的蛛絲馬跡。
這類懸案的特點大多是受限於當時技術水平,物證檢驗材料少、檢驗難度大,所以導致偵查遲遲不能打破桎梏。
原本古雅人也以為世田谷的這起案件也屬於這個型別,可是當他開啟證物資料夾時,卻驚訝地發現——現場勘查人員收集到的物證,多得驚人!
他按照目錄索引,一個個看過去,大致歸納了一下。
【兇器】
1柳刃包丁刺身用的廚刀):刃長21公分,刀柄處最大刃寬3公分,出自“關孫六銀壽”,製造商位於福井縣,總共製作了1500把,透過關東地區46間超市出售。
【1號兇器】被發現於一樓地板,發現時已折斷,無指紋痕跡。
經檢驗,斷口與死者宮澤幹男頭骨中的刀刃碎片相吻合。
2文化包丁又名三德刀,西式菜刀):刃長17公分,最大刃寬5公分,是宮澤家廚房原套廚刀。
【2號兇器】被發現於二樓地板,發現時仍完好,無指紋痕跡。
【非案發現場原有的遺留衣物】
1黑色手帕:出自無印良品標準品,中間有洞,纏繞成刀柄護手形狀,上有被害人血跡,被發現於死者泰子身旁。
2黑色手帕:出自無印良品標準品,疊成三角形,有結繫緊,被發現於一樓廚房。
1、2號手帕材質、大小相同,截止案發時,由無印良品出售約塊,出售點遍佈全國。
3漁夫帽:灰色,帶有一條黑色條紋。外面是毛呢,內裡有防水襯樓,出自優衣庫年度款,僅在當年售出,全國共銷售3465頂。被發現於二樓起居室。
4圍巾:深綠色格紋,沒有商標,為化纖製品。被發現於漁夫帽旁邊。
5夾克衫:黑色,號,出自優衣庫,於當年10月上市,到事件發生前,全國共售出件,其中件在東京市內及周邊售出。
6手套:黑色,植絨,案發兩年前開始生產,共製造了雙,品牌為edin。
7腰包:軍綠色,大阪制。自案發四年前至案發一年前,共生產了2850個,案發時已經停產。<x。被發現時,整齊疊好,被放置在二樓的房間地板上。當年8月至12月生產銷售,僅售出130件。注:警方追蹤了130件的去向,渠道同樣遍佈全國,具體數量和去向,詳見證物追蹤檔案)
【現場痕跡】
1唾液:發現於一樓廚房操作檯的水杯上,杯內有殘存烏龍茶,杯口唾液經檢驗,非四名被害人所有。
2血液滴落痕跡:樓梯處、一樓地板上均有異常血液痕跡,與來自被害人傷口的噴射痕跡不同,這些血跡呈滴落狀,高度測算約一米,與四名被害人的傷口位置、程度進行對比後,均予以排斥。
3血液樣本:收集於2號血跡處,經檢驗dna與被害宮澤一家不符。
可疑血液樣本進行dna分析後,該樣本母系dna中混有“andersonh15”型基因配列,該基因配列來自南歐,亞洲無分佈。<134配列,該基因配列僅出自東亞,出現機率為日本113,中國110,朝鮮半島15。
1號唾液與3號血液樣本經比對,所屬dna一致,來源於同一人。
4冰淇淋紙杯:四個,內裡冰淇淋吃空,未發現勺子等器具,紙杯上未發現指紋、唾液痕跡。<45碼),鞋底花紋經查為“sazenger”旗下鞋品,透過韓國分公司製造了4530雙,工廠所在地為中國吉林省延邊,正規的出售渠道僅在韓國。
足跡發現於一樓地板、樓梯、二樓浴室、窗外柵欄、草地等處,共分為三類。
a類足跡:沾有泥土的明顯足跡,大量出現在一樓地板,少量出現在樓梯,出現在樓梯的足跡較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