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香啊。”,一個奶聲奶氣又有些虛弱的聲音將方休的意識喚回。
方休扭頭看去,小丫頭醒了,還聽到了她肚子裡的咕咕聲。
“餓了吧,今天趙家那位小姐姐給了些吃食,我煮成粥了,阿苦起來喝了,病就好了。”
此時瓦罐裡的雜菜粥已經煮開了,幾種不知道是啥的殘羹混在一起,對方休來說,這些都是前世拿來餵豬的泔水。
隨著水溫升高,廢屋裡瀰漫著一股說不出的氣味,很複雜,以方休如今的嗅覺簡直就是摧殘,小丫頭卻聞得流口水。
“方家哥哥,你先吃吧,阿苦今天不能出門,你吃飽了才有力氣討飯。”
“哥哥剛才已經啃了一個炊餅了,這些都是留給阿苦的。阿苦吃了病才能好了,才能跟哥哥一起出去討飯。”
阿苦很懂事,不再言語。方休將瓦罐裡的雜菜粥倒入碗中,端到阿苦面前,看著她大口大口的吃進肚子裡,阿苦吃得很開心,笑眯眯的搖頭晃腦。
這個世道,總是有善良的人,只可惜善良的人正在承受苦難,如之奈何。
等阿苦將雜菜粥全部吃進肚子,慘白的臉上終於有了一點血色,跟方休說了幾句話又沉沉睡去。
看看外面的天色,快到正午時分,方休又拄著木棍勉強站起身來,另一隻手拿著破碗,先用自己靈敏的聽力感受一下週圍沒有什麼異樣,這才一腳高一腳低的又離開了廢屋。
只是早上那點東西可不夠三人一天的口糧,方休早做好了工作規劃,正午這個時段才是完成KPI的關鍵節點。
宋朝海運發達,固山縣毗鄰大海愈發繁榮,老百姓還算是富裕,這裡最熱鬧的地方就是縣城中心的坊市。
坊市裡盡是酒樓茶館飯鋪,還有雜貨店酒坊和商行等等。
方休早就確定今天的第一站,鴻運酒家,此時正是高朋滿座,觥籌交錯。
方休走到酒樓門口三尺外站定,很識趣的不敢跨過門檻,先是深深的一躬,然後左手捧著碗,右手拿著一根小木棍,有節奏的打起拍子,待到吸引了酒樓客人的注意,這才張口唱起了數來寶。
“邁開腿,進街來,一街兩巷好買賣,也有買也有賣,也有幌子和招牌。
幌子好比龍戲水,欄櫃好比紫金臺。算盤一打搖錢樹,我祝掌櫃的發大財。
大掌櫃的您別怕,窮人沾光沒多大。大酒樓,金招牌,大掌櫃的發了財。您發財我沾光,您吃肉來我喝湯。
一拜君子,二拜臣,三拜掌櫃的大量人,人不量大我不拜,花不迎春花不開。您給不給的不叫事兒……。”
一小段兒唱完,方休又是深深一躬說道:“掌櫃的您行行好,給幾口吃的,小子祝掌櫃的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這裡給您行禮了。”
數來寶是起源於明代,南宋時的乞丐要飯頂多說幾句吉祥話,還沒人玩這種花樣。
而方休二十來歲時是個偽文藝青年,尤其喜歡京城人藝的話劇《茶館》,反覆看了不知多少遍後,對裡面的對話張口就來,剛才那一段就是茶館中乞丐要飯時唱的經典臺詞。
方休用還未變聲的童音唱出來,再加上學自某綱社裡的腔調,甚是好聽,一下子吸引了酒樓裡所有人的目光。
“哪來的要飯的,跑到這裡來聒噪。”,店小二出來想趕人,卻被掌櫃的攔住。
掌櫃的打量了一下方休,饒有興趣的說:“好小子,話說的舒坦,我聽得高興,肯定有你好處,如果再來幾段,我賞你幾個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