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胡惟庸說“怎不仔細端詳那盛矛的匣子”,一語點醒了夢中人。朱元璋毫不猶豫,取出聖使神矛,卻將那楠木匣子拋在地上,拔出牆上掛的長刀來,一刀下去,把木匣剖成兩半。
只見那木匣的底層,原來是內外兩片薄板用膠粘接製成的,兩板之間,隱約有一條細縫。淩沖把剖成兩半的木匣撿起來,遞給朱元璋,朱元璋接過,放在桌案上用力頓了兩下,卻並沒什麼發現:“莫非夾層中的物事,已被人先取去了麼?”
淩沖突然想起當初前往大都坐探,從雪妮婭手中獲得的那尊與邱福來接頭的金佛,於是提醒朱元璋:“割開來看。”朱元璋點點頭,把刀尖在木匣底層夾縫裡一豁。膠粘得本不牢靠,加之年深日久,一豁便開。三個人頭湊近桌案,只見最底層的楠木板上,果然用漆寫了幾行正楷:
德祐二年元月,僕自占城、真臘、蒲甘等國貿易而回,大船十二,滿載金珠。此往外藩,風浪不測,輾轉六載,甫歸行在,才知國勢將傾。時蒙兵已列營臯亭山下,皇太後議降,而諸大臣欲揚帆出海,走往明州,徵調我舟同行。無奈,急將寶貨深藏棲霞嶺下,且俟光複後來取之。
浙商何敘,德祐二年元月十七日述。
下面是一幅簡單的地圖,說明藏寶處的位置和進入的方法。朱元璋看了搖頭笑笑:“只當是千年古物,不想是百年前人埋藏之所。一個南商,有多少寶貨?自占城來,或販了十幾船檳榔、黃蠟等物。古來名不符實者,所在多矣。”
胡惟庸卻說道:“宋人最重商賈,尤以南商最富,往往有大船數十上百,往東南海上販運,利可十倍,大王休小覷了。大王但知占城出檳榔、黃蠟,卻不知占城亦出沉香、蘇木等寶。真臘、蒲甘,並出真珠、象牙。此人舟船,為宋南徙諸臣徵用,料真是大船也,十二船貨物,豈能盡藏,所藏者,必珍物也。今李文忠將軍自桐廬夾擊杭州,可教他取了杭州,就棲霞嶺下細細搜尋,料必有所得。”
朱元璋揚了揚眉毛,笑道:“若此何敘之財力,可比今日沈萬三的一成,這宗寶貨,也不在少了。若真如卿所言,此天資我也。”轉過頭對淩沖說:“我著人將此文字圖畫都摹下了,粘好木匣,再交你還與那彭素王去。”
淩沖急忙抱拳答應。朱元璋又催促他:“你可速往湖州去,說那史計都來降。此事須延挨不得。”
淩沖心結仍然沒有解開,也只好暫時放下,告別了朱元璋和胡惟庸,出城回到城西大肉居中。聽義母韓綠萼說,義父陳杞人還沒有回來。他雖然心中惦念,卻不敢耽擱朱元璋的命令,吃過晚飯就連夜趕路,南經太湖,來到了湖州城下。
湖州城下,連營百裡,到處都飄揚著“朱”字和“徐”、“常”等字的大旗。伏路小校攔住淩沖,入帳稟報,時候不大,大將軍徐達大步迎了出來。
淩沖和徐達非常稔熟,急忙緊趕幾步,到面前跪倒:“徐叔父,小侄拜見。”徐達笑著把他扶起來,一邊寒暄,一邊拉著他的手,走進帳中。
徐達徐天德自命儒將,雖在軍中,卻喜歡身著儒衫,頭戴綸巾。才進大帳,淩沖就問:“聽得伯仁叔受了傷,不知好了未曾?小侄須先去探望。”他所說的“伯仁叔”,正是表字伯仁的大將常遇春。
話音剛落,忽聽帳外一個粗豪的聲音笑道:“退思來了麼?莫非大王又有詔旨?”徐達笑道:“說曹操,曹操到。你聽他中氣仍是恁足,雖是負傷,卻不礙事的。”門外正是常遇春,只聽他又喊:“大將軍,常某可得進帳麼?”
“伯仁何必多禮?”徐達笑著說道,“我未在帳外加派護衛,便無要緊公事秘議,你是副將,甚時節想來尋我講話,自進來便了。”話才出口,帳門撩開,兩名士兵抬著個擔架走了進來,擔架上坐著一條大漢,黑臉膛,絡腮胡須,正是大將常遇春。
淩沖“阿也”一聲,奔到擔架前,倒頭便拜:“見過伯仁叔。叔父怎這般模樣?聽大王講起,可是被那史計都傷的哩。”常遇春教士兵把擔架放在地上,自己捶了捶腰,笑著回答:“正是那廝鳥。我著他一箭射在膀臂上,傷是不重,心中卻不忿哩。他放箭傷了我,還則罷了,那廝真好武功,常某縱橫疆場十餘載,未逢敵手,想不到才三十合便遮攔不住他那條銅鞭,真個愧殺!”
“這種江湖功夫,與戰陣搏殺大不相同,伯仁叔何必自責?”淩沖急忙解勸,“江湖功夫練到頂點,便如顛仙人、鐵冠真人一般哩。”“休提他們兩個,”常遇春笑道,“便令尊,常某也是佩服的。還記得七年前常某在大肉居鬧事,打碎碗碟無數,令尊實是忍不得了,一隻手便拿住了常某的拳頭,動彈不得——只是,那史計都既是江湖漢子,做甚來戰陣上相助張士誠?”
淩沖皺起了眉頭:“小侄也不省得。因與這史計都有舊,今奉了大王之命,正要往城裡去探查訊息,勸說他倒戈來降哩。”徐達聞言喜道:“這個甚好。我今二十萬大軍,把湖州包圍得鐵桶也似,前日張士誠遣呂珍、朱暹等將兵六萬來援,都紮在東面舊館,不敢認真前來廝殺。若賢侄能說那史計都降了,就城中大鬧起來,湖州不日可下!”
“說他來降,常某還要與他較較氣力,”常遇春笑道,“我少年時也學過鋼鞭,放在此人眼中,便如小兒耍鬧一般,他若來呵,我也拜他為師,再學他鞭法哩。”徐達笑道:“常將軍使得好槍,又是黑臉,若再嫻熟了鞭法,真個是今世的尉遲敬德。”
三個人說說笑笑。徐達問淩沖:“你是充我的使者往城內去,還是自潛入去?”淩沖回答:“愚侄扮不來使者,還是晚間爬城潛入去罷。”徐達點頭:“便在今晚,我揚聲攻其北門,你自南牆進去。我有探子在城裡,曉得那史計都的宿處,稍傾畫了地圖出來,你且記熟了,方不致迷路也。”
※※※
當晚兩更天後,淩沖紮束整齊,藉著夜色,悄悄來到湖州南城外潛伏。時候不大,聽得遠處喊殺聲起,就知道徐達命令驍將王國寶佯攻湖州北門,吸引守軍的注意力。他輕輕摸到城牆邊上,把單刀銜在嘴裡,提氣一個縱躍,躥起三尺來高,隨即右手一揚,一條抓鈎悄無聲息地扣住了城堞。
幾個倒手,眼看接近城上,突然抓鈎扣著的城堞上探出一個頭來,“咦”了一聲。淩沖不等對方反應過來,腳尖在城牆上一點,如大鳥般飛上城頭,左手就口中取下鋼刀,在那名士兵脖子上只一抹,“嚓”的一聲,立時了帳。
淩沖扶住那士兵的屍體,輕輕放下,收了抓鈎,幾個輕縱,隱在暗影裡,慢慢蹩下城樓來。湖州城內,戒備森嚴,街上沒有一個行人,倒不時有成隊士兵端槍走過,口裡還唱:“嚴把城防,嚴察奸細~~”
淩沖怎把這些兵卒放在眼裡?運開輕功,忽走忽藏,很快就按照徐達給他的地圖,來到了史計都的住處。那是一座小小的宅院,院內房舍不多,有幾名僕役正在打掃和清查火燭,看他們這麼晚了還不敢睡,可見主人沒有回來。
淩沖心道:“莫非他往北城防禦去了麼?”正在搜尋,突然門外馬蹄聲響,一名僕役急忙過去開門,問道:“老爺歸來了,吃酒可爽快麼?”淩沖心中疑惑:“真個是史大哥麼?怎這般緊要時辰,還有心思吃酒?”
他慢慢潛到門邊,藉著昏暗的燈影,隱約看到一個人牽著馬,大步走了進來,身材高大,滿臉絡腮鬍子,不是史計都是誰?史計都把馬韁交給僕役,吩咐道:“我往書房去來,休來打擾。”聲音微顫,似乎真的喝了不少酒。
淩沖輕輕跟在史計都的身後,本想以史計都的武功,應該沒幾步就會發現自己,但直到對方進了書房,仍是頭也不回。
淩沖心裡疑惑,一個箭步躥到門邊,輕聲喚道:“史大哥,是我。”史計都吃了一驚,一拳打來,淩沖急忙橫臂來格,卻覺得史計都的拳頭軟綿綿的,一點力道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