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京師德勝門。
京師多年不曾經歷過戰爭,所以城防疏薄單弱,可對建奴卻是有利,故京師初戰在德勝門打響。
城外的明軍來自大同總兵滿桂,還有宣府總兵侯世祿的勤王官兵,另有京師的衛戍部隊協助。
而建奴是皇太極親率大貝勒代善,還有貝勒濟爾哈朗,嶽託,杜度,薩哈廉等,統領滿洲右翼四旗,以及右翼蒙古兵,於德勝門與明軍交戰。
建奴來勢洶洶,人馬未發,火炮先至。大炮呼嘯著,炮子凌空而至,砸在城牆與明軍隊伍中。
一輪炮擊過後,建奴兵分兩路,一路從西面突擊,另一路從旁邊衝殺,兩個方向,一同進攻。
宣府總兵候世祿帶兵迎敵,韃子孔武有力,自然是羸弱明軍不能相比,又是兩側同時受敵,侯世祿打得可謂是十分困難。
韃子見明軍力不能擋,愈發的精神起來,更是用起力氣,侯世祿終是難敵韃子,不得已退敗下來。
如此情況,滿桂帶兵頂上,奮勇殺敵,一時間是與韃子殺得難解難分。
京師城上的衛戍部隊,承平太久,行動緩慢,敵我人馬已經殺在一起,衛戍部隊城牆上的大炮才準備好。
指揮官更是昏庸無用,毫無作戰經驗,更是部分戰爭的形勢,架好炮之後,還不及調整,就著急的點燃火捻。
“嘭!”
一聲巨響,火炮噴出一道火光,炮子攜威直奔城下。
可是這一炮卻是沒有打在韃子的隊伍中,而是誤傷滿桂所帶的明軍。
一炮在明軍中砸落,頓時死傷慘重,此等情形,滿桂不得不帶兵撤退,如此一來城頭上的火炮才有了用武之地,將韃子給驅離城下,難以繼續進攻。
德勝門大戰打響之後不久,廣渠門之戰馬上打響。
在廣渠門袁崇煥和祖大壽率領騎兵迎敵,建奴由莽古爾泰及阿巴泰等人率領。
袁崇煥率兵以品字形結陣,阿巴泰帶兵直撲明軍大陣,與祖大壽所帶之兵相接。
阿巴泰欲要直接衝破祖大壽的隊伍,以打散明軍大陣,但是祖大壽帶兵奮勇抵抗,使得阿巴泰進攻受挫,一時間難以攻破明軍的大陣。
建奴見無法打穿祖大壽之部,轉而向著袁崇煥部進行猛攻,袁崇煥自然是英勇抵抗,使得建奴再次碰壁。
如此明軍開始對建奴合圍,建奴見大勢已去,不得不暫時撤退,躲開明軍的合圍,就這樣第一天的京師保衛戰,告一段落。
崇禎皇帝在皇宮之中,已經是方寸大亂,說他不害怕,那是假的。
直待聽到建奴攻城不下,已經暫時退卻,崇禎這才緩過一口氣來。這一天崇禎不僅身處擔憂之中,更是處在各種紛擾之中。
不知何時竟然有人穿出,袁崇煥已經叛敵,與建奴相互勾結,簡直是傳的有鼻子有眼。
崇禎本來是不相信的,可是傳的人多了,他心中自然是打鼓,更是有傳言說,建奴本來受災,無糧可吃,是袁崇煥把軍糧賣給建奴,使得建奴度過糧慌。
還有傳,此次建奴進關,是與袁崇煥商量好的,建奴意在搶掠,而袁崇煥保衛京師,可得大功,意在一石二鳥之舉。
傳言聽得多了,無論真假,崇禎心中都是不滿,更是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