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你說是於廷益之功,那你告訴朕,朕的於廷益在何處?為何無人禦敵?還是你們都是一幫酒囊飯袋?”
崇禎頗為生氣,高聲責備眼前的這幫大臣。
“吾皇息怒!”
這幫文官也是好性子,齊齊下跪,高呼讓崇禎息怒。
崇禎是如何能息怒?
崇禎氣的已經站起身來,就差一點跳到下面來了。
“皇上,不若啟用孫稚繩以來禦敵!”
錢龍錫跪在地上,給出來一個建議。
孫稚繩就是孫承宗,說起來還是袁崇煥都老師。
聽到錢龍錫提到孫承宗,崇禎這才想起這個老哥,心中直唸叨怎麼把他給忘了。
孫承宗也算有戰功,但是收到魏忠賢的排擠,就辭官回鄉了,也就一直未被啟用。
“傳詔,孫稚繩原官啟用,立即來京!”
下完詔,崇禎一掃下面跪著的一排官員,七就不打一出來,感覺一個能用的也沒有。一甩袖子,轉身離開。
孫承宗北直隸保定府高陽縣人,也就是河北保定人,距離京師不是太遠。
傳詔旨意八百里加急送到孫承宗的手上,雖然已經是傍晚,可孫承宗還是連夜出發,第二天早上,就到達了京師。
崇禎得知孫承宗連夜趕到京師,甚是大喜,在平臺召見孫承宗。
“孫卿勞累,京師大難,還請出良策!”
崇禎也是一晚上沒怎麼睡,兩眼有些發紅。
“皇上勿急,以老臣之見,建奴打下遵化,我等再無險可守,奴則定會長驅直下,兵臨京師。
所以我們用兵堵截建奴大軍不是良策,且更是無法截住,為今之計,是召個路援兵,馳援京師,全力護京師安全。
建奴長途而來,時間久了,力定有不逮,到時一鼓作氣,將建奴驅回關外,無非損失些百姓錢財而已!”
孫承宗將自己的計策說給崇禎聽,一句話總結,不過就是守住京城。
“善!孫卿良計!”
崇禎聽得仔細,想來孫承宗的辦法也就是最好的辦法了,現在自己身邊可用的帶兵之人也就是孫承宗一個人,再無第二個人。
可是即使這樣,崇禎也沒有意識到問題,一切還是依靠那幫只會打嘴炮的文官,沒有在此事之後,提拔更多的武將,導致後來無論是遼東建奴,還是內部農民起義,都沒有順手的武將,更是因為他的多變,來回的認命免職,使得最後的武將像坐公共汽車一樣,上去下來!
“朕命孫卿守護京師,且節制各路援軍,以保京師無恙!”
崇禎在此時心中稍安,這是與昨天聽到訊息之後的心情對比,至少現在有了可依靠的禦敵之人。
孫承宗跪地行禮,“臣,叩謝皇恩,定付全力,保京師無恙!”
平臺召對之後,孫承宗並沒有去休息,不顧勞頓,不辭辛苦,立即對京城的防務進行巡視。
先是巡查了內城,安排加強防禦,然後再對外城進行巡視,找出問題,及時解決或者彌補。
這一夜孫承宗又沒睡,第二天,建奴已經來到了京師附近。
皇太極帶著號稱十萬大軍的八旗子弟,直逼大明京師,這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大明百姓犯下滔天罪行,為十惡不赦的大罪。
在遵化的時候,袁崇煥派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堵截建奴,不幸中得埋伏,四千騎兵全軍覆沒。建奴抵達遵化城下,城內地內應立刻開啟城門引後金軍入城,明巡撫王元雅自殺殉國。
喜歡為政大明請大家收藏:()為政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