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溫的反問一下子把張有財給噎住,他從來想過李溫是這麼無情。
當初吳連山那麼對付李溫,可是最後吳連山只是中風,李溫並沒有要他性命。
這也使得張有財誤判,雖然他口口聲聲請求李溫饒命,可她從來沒想過李溫回殺人滅口。
此時李溫略帶狡詐的面孔下,給張有財帶來的是深深的恐懼。
“這…李東家不要開玩笑了…哈…”
張有財硬擠出笑聲,可是見李溫表情沒有變化,有又將笑聲給憋了回去。
“我可沒時間跟你開玩笑,你就說你同不同意吧!”
此時此刻張有財知道,已經沒有他不同意的機會了,在生命威脅,和失去所有的情況下,自然是捨棄田地是最好的辦法。
“我…我同意!”
“好!”
李溫高興的一拍手,然後叫人拿來已經寫好的契約,讓張有財簽字畫押。
張有財之後顫顫巍巍的在契約上簽字畫押,就這樣,張有財的所有土地都變成了李溫的,他只剩下這個院子的這一塊土地。
李溫很是滿意威逼嚇唬之下,張有財把所有的土地都交與李溫。
從張有財家中出來,李溫有來的李大富家。
李大富與張有財穿一條褲子,李溫也不用費過多的口舌,來到李大富的家中,直接把張有財簽字畫押過得契約給李大富看。
李大富也就明白了,既然張有財都無法擺脫,那就意味著李溫是勢在必得,所以李大富只是微微沉默過後,嘆著氣,把契約也簽了。
三山所下轄的農田都是軍屯,但是因為吏治腐敗,把所有土地都賣給了大地主才有如今三山所沒有一處屬於軍屯的土地。
三山所的土地,主要是吳連山佔三分之一,幾乎都被李溫在之前給弄來,張有財和李大富又佔三分之一,現在也到了李溫的手,剩餘的三分之一在其他小農戶和小地主手裡。
現在三山所的軍屯土地,李溫已經弄回來差不多三分之二了。
在這大明朝,生產力不高的時代,土地可謂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擁有土地就代表擁有了一切,但是生產力的低下,也阻礙了商業的發展。
有錢人把錢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獲得相對較少的糧食,而沒有更多的銀子投入的生產與商業中,這就阻礙了商業發展。
既然暫時無法做到提高生產力,無法讓土地的單位價值降低,成本升高,那還有一個辦法,可以改變這種局面。
那就是人口,只要有足夠多的人口,就意味著沒有更多土地的情況下,剩餘人口不得不轉移的商業生產之中,如此在相對少的資金投入下,也可以使得商業生產得到大幅度提升。
所以李溫一邊把土地控制在自己的手裡,籠絡忠於自己的農戶的心,然後再透過低租的口號,吸引更多的人來到三山所,自己再投入更多的資金,或者促使其他商人投入資金,讓三山所得到足夠的商業發展,從而降低土地作為生產資料的重要程度。
在未只有銀子才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喜歡為政大明請大家收藏:()為政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