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鹿島的尚可喜大宅中,書房裡,李溫坐在尚可喜的對面。
尚可喜將李溫叫來書房,卻是和他說起新式火銃的買賣。
當初李溫曾經和毛文龍口頭上做過一個交易,就是要以一隻火銃十一兩的價格買上兩萬支火銃。
尚可喜這時候問起來,李溫卻是有些疑慮,當初毛文龍買火銃,是因為李溫相信毛文龍能拿出這一筆錢,可是現在尚可喜問起來,李溫心中就打起鼓來,畢竟那是二十多萬兩銀子,這還不包括子藥。
“這~是尚大人自己做,還是新總兵官交代的?”
“自然是我,與總兵官無甚關係。”
“那…這銀子…”
李溫一聽是尚可喜自己要繼續這筆生意,就裝作出一副吞吞吐吐的樣子,試圖引起尚可喜的注意。
尚可喜見李溫的樣子,自然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李東家放心,銀子差不了您的,新近的餉銀已經撥下來!”
李溫這才放下心來,不過他又問道:“如此多的火銃,尚大人你手下有多少人,能用的上麼?”
“這個~李東家,你放心,自然是用的上!現在只是需要李東家能早些日子把火銃準備好。”
李溫也就不再說什麼,反正自己是掙錢的人,管他要花錢的怎麼想的,有人要買火銃,為何不賣?
“那既然如此,尚大人容我回去備貨想來不久就能把貨備齊。”
尚可喜很是滿意,至少李溫同意繼續做這筆生意。
就在尚可喜準備端茶送客的時候,李溫也準備要問一問韃子動向,因為李溫他知道,毛文龍一死,當年韃子,年末就兵臨京師城下,大肆搶掠一番之後才撤走,也就是袁崇煥凌遲的那一年。
對於李溫來說韃子的動向跟自己並沒有太大關係,不過他還是不願意看到韃子勢大。
“尚大人,可否能說一說,現如今韃子的動向?”
尚可喜對於李溫問起這話,多少有些納悶,說實在的韃子跟李溫根本就是沒什麼交集,當初是為了打仗,所以詢問韃子的訊息還可以理解。
現在沒有戰事,所以李溫問起,尚可喜自然會有一些疑惑。
“哦?李東家怎麼也說起這!可是有甚麼問題!”
“沒有,只是想來問問,我怕毛帥這麼一走,沒有人牽制得住韃子,害怕韃子襲擊關內~”
“哈哈,李東家不是因為這個吧?我感覺你更希望韃子進去呢?韃子一通亂鬧,必然導致物價瘋長,如此說來你一個商人,定然會要賺的更多的銀子,我說的對也不對。”
李溫心想,怕是尚可喜對商人有什麼誤解,自己龜縮在三山所,若是韃子進關,跟李溫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貨物也賣不得那麼遠。
“尚大人,您…”
“我?是不是我說得對了,你們這幫人真的是,說話直接些有何不可?”
李溫知道再解釋也沒用,所以不如直接認下來,隨尚可喜去說。
“對,尚大人,您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