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溫卻是如何也沒想到,黃宗羲竟然還有此等想法,也是不簡單的人物。
“如今這書院的學生眾多,二位可是忙的過來?沒想著再尋些先生?”
李溫這一路沒少遇到來往書院的讀書人,幾百號人總是有的,現在就朱之瑜和黃宗羲在這書院盯著,總顯得有些單薄。
“我何曾不想啊,可是學問這東西,講究的是精通,不懂這實學,如何能教得其他人?我們累些就累些,可這學問馬虎不得,要不你來這山上幫忙?”
朱之瑜向李溫發出邀請,說白了李溫還算這實學的創始人,就連朱之瑜和黃宗羲說起來都是李溫的追隨者。
要說讓李溫來教學,算是真的正主。
不過李溫連連擺手,自己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忙完,他可沒有時間過來講課。
“我倒是想,可事情太多,忙不過來,還是辛苦二位吧!”
“這可說不過去,如此這般吧,定個規矩,每月初一,你來書院授業,怎樣?”
朱之瑜不想就這麼放過李溫,想出個折中的這麼一個辦法。
李溫一想,一個月就一次,這事可以做,所以就點頭答應下來。
在這書院又待上一會兒,李溫才告辭離開。
……
天氣晴朗,萬里無雲。三山所的街頭再次貼上一紙告示,而這一紙告示卻是徹底攪動了三山所這壇老水。
剛開始各家商戶沒太在意,生意好得不得了,哪有什麼時間去看亂七八糟的告示啊,皆以為又是李溫在鬧什麼么蛾子。
最先關注的還是愛熱鬧的老百姓,一見告示貼出來,馬上就圍在告示前面,讓認識字的人,讀讀告示上寫的什麼。
“如今三山所眾商匯聚,海商雲集,商戶林立,貿易之事紛紛雜雜,皆有衙所管之,因而壯丁僱工增多,開支亦多。
故下月起三山所交易商戶,統收商稅,以利之多寡,戶之大小稅之。
稅之詳情皆存稅則,以發商戶,望周知!
逃稅者,輕則罰稅十倍,重則驅離三山所!”
如此訊息很快就在三山所傳開,整個三山所好似是炸了鍋,無論是商戶,還是貧民百姓,都走上街頭談論起這事,更是有人跑到衙所去打聽訊息。
這商稅的訊息剛釋出不久,馬上就有各種謠言傳出來,說是李溫要把所有的商戶趕走,他自己一個人攬下所有的買賣。
還有謠言說李溫這是準備把豬養肥了之後,開始殺豬了,反正是說什麼的都有,整個三山所都是亂哄哄的一片。
李溫不管三山所有多亂,他自己卻是穩如泰山的坐在書房裡,收稅這事早晚都是一刀,這時候李溫在三山所可以說地位難以撼動,時機已經成熟,這時候不收稅,倒時那幫商戶變得更大之時,更是麻煩,莫不如這時候給他們養成個交稅的習慣。
六月就快到了,他在準備滸山書院的講課內容,自己一個開山鼻祖,當然是要拿出一些真本事來,否則就有些說不過去。
這時陳俞嗔輕輕敲門進來,臉帶笑意。
“溫哥兒,忙著呢?”
李溫抬頭看一眼陳俞嗔那個樣子,就知道他為什麼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