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溫的書房裡,朱之瑜,黃宗羲與魏碩儒,都對李溫的手稿以很高的評價,而李溫也是有些受寵若驚。
畢竟雖然是打著自己名號所寫的手稿,其實都是後人的知識精華,自己也算是一個小偷吧,硬是把未來的東西,塞到這個時代,沒想到這個時代的人竟然也能接受。
“我覺得知新兄說的要比什麼程朱理學強多了,陽明先生都能自成一派,藉以批判理學立足,我看知新兄定然也可以!”
黃宗羲出言支援李溫自立一派,在他看來這可是一個青史留名的好機會。
“你可真是能抬舉我,我何德何能,都是些不成熟的個人想法,談不上什麼自成一派。”
李溫到還是有自知之明,自己也就是個半吊子水平,與那些思想大家還是有差距的,雖然不認同他們的思想,但是不代表不認同他們的偉大。
“我看宗羲說的沒錯,雖說你現在思想還有些簡單,但是絲毫不影響你與他們的不同。
你的思想是新的,是前所未有的,並且是能真真正正改變如今大明讀書人眼界的學問。
與那些只會空談,只能在紙上來回書寫的思想相比,你的思想就是照亮黑夜的火燭,我相信會有很多有識之士,會加入到我們。
所以你總結的這些完全可以開宗立派,一邊傳授一邊完善,相信總有一天會成為真正的思想學派!”
朱之瑜並沒有反駁黃宗羲,而是非常認同他的想法。
其實李溫也想得差了,他以為開宗立派是多大的事情呢,只是他不知道,在這時候,心學都有七個派別,所以可以想象一個學派並不是有多麼偉大的思想,他們能存在皆是代表了某些人的利益。
“我看就叫實學吧,無論實事求是,還是實踐之後有真理,都在講一個“實”字,是親身而行,才有實學,不僅是實際之學,更是真實之學!你們看如何?”
朱之瑜主張將李溫所提出的思考與想法稱作實學,其他三人聽後,倒是感覺貼切,所以自然是同意。
“好!既然如此,是一個好的開端!知新你需要把你的手稿給刊印出來,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是給那些看到這份手稿的人的一個選擇的機會。讓手稿吸引到更多的人,讓一些迷茫的人,找到方向!”
說著說著朱之瑜竟然有些激動,好像發現了一個新大陸一般,只是在發現這塊新大陸的時間中,自己都有參與。
而李溫被說動了。
話說青史留名,桃李天下,自己的思想主張為人稱道,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啊?
李溫不可能不動心,他甚至想到,會不會因為自己的新的思想出現,而改變如今的局面,擺脫大明王朝的這種越來越思想禁錮的風氣。
說起來,大明朝雖然是以程朱理學為科舉主要參考,但是明朝後期,整個社會並沒有那麼重的思想禁錮。
這主要歸功於萬曆皇帝,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算是真真切切的用上了無為而治的辦法。
說起無為而治,不僅萬曆皇帝自己帶頭,是的整個大明官場都是如此,因為在萬曆年間,整個官府的官員是不足的,從朝廷到地方,都是官員緊缺,所以幾乎處在沒有官員管理的狀態。
此時期,大明王朝十分開放,很多的風月小說就出自這段時期。
因此趁此局面,把即將要冷下來的熱鍋,再添上一把新柴,讓鍋再次熱起來,使得鍋中的水滾沸,這個時機就顯得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