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溫點頭。
“為何?你要報效國家,去打仗?”
李溫搖頭。
陳俞嗔急得臉有些發紅,他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嘴裡口口聲聲喊的溫哥兒,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每一次都會給自己特別出乎意料的結果。
從自己第一次見他問問題開始,到殺伐果斷殺了海盜搶來船,再到北上做買賣,如今更是把自己弄成軍籍,畢竟,軍籍不是開玩笑的,世世代代當兵吃糧,可不是個好主意。
“俞嗔,以後這三山所是我的地盤了,我說的算!”
李溫大手再一揮,剛才他已經給趙老道揮過一遍,現在,他不介意伸出手在給陳俞嗔揮一遍。
陳俞嗔張大嘴巴,剛才他還在琢磨與質疑李溫,現在輪到他一臉驚訝,轉過頭,順著李溫的手勢,從左看到右,看在眼裡的是三山所大大小小的店鋪建築與行人,想來這比大地主還闊氣。
“溫哥兒,你還要不要個夥計?我怎麼樣?”
……
一夜之間,三山所大街小巷,附近村屯寨口,都貼上一紙告示。
讀書人的用途在此刻得到證明,每張告示前都圍著一群人,肯定有個拖著長音,搖頭晃腦誦讀告示的讀書人。
“告示~是日起,李府廣招家將,以護周全。月例三兩,食宿皆包,年節有紅。另民戶者代繳免役銀,望鄉老踴躍報名!”
李溫在門前空地上,支起棚子,擺上桌子,備好紙筆。
看到或聽到告示的人,都圍過來湊熱鬧,畢竟在三山所這地方,一年也演不上一場大戲,有熱鬧湊總比沒事瞪眼強,閒人永遠比你想象得多。
而這也是李溫要的效果,他深知做個活動,沒有人參與是最大的敗筆,管他來的是什麼人。
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是從眾的,只要看到別人參與,自己也會上手試一試,並且心裡會想著若是不好怎麼會有人報名?
所以李溫並沒有在告示上寫明要求,但是不代表他招家將沒有要求,良家子,有家有口,農戶壯丁,這些就是他的要求。
圍在桌子前的卻是什麼人都有,上到八十老漢,拄著柺棍,滿嘴湊不出十顆牙。
下到六歲娃娃,流著口水,掛著鼻涕泡,一喘氣就是一個泡!
更有街頭混混,袒著胸膛,架著手臂,昂著高傲的頭顱,鼻孔朝天,怒瞪雙眼,故意露出一身腱子肉,展示自己的威武雄壯。
李溫沒想到,自己招家將,卻開成了一場大戲,好多人圍在更外一圈,品頭論足,說著那個漢子健壯,哪個漢子不行。
從日頭三竿,到傍晚彩霞滿天,李溫與陳俞嗔二人手中毛筆不停,累得整個胳膊又酸又脹,一共記錄了五百多人的資訊,除卻老弱病殘,街頭混混,剩下的良家子不到五十人。
李溫能理解,俗話說好鐵不打釘,好漢不當兵,這時的良家子,都向往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再有幾畝薄田,更是舒坦。
無論是家將還是當兵,說起來都是賤業。
不過李溫並未想著放棄,讓人把告示貼到餘姚縣城去,縣城大,人多,招到良家子的機率也就更大。
李溫認為現在已經很轟動了,沒必要再吸引更多無關人等來報名,所以他在告示上新增了要求。
喜歡為政大明請大家收藏:()為政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