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撫臉,興然所至。
從餘姚知縣衙門匆匆而出,換上便裝常服,李溫徜徉在縣城街頭。
畢竟是一縣之城,多有繁華,雖不及紹興,但強過臨山衛,更甚三山所。
臨街店鋪鱗次櫛比,行人商販摩肩接踵,行至一處鐵匠鋪,上有幌簾挑著,寫有張記二字。
鐵匠鋪門口圍著十數人,交頭接耳,指指點點。
李溫好奇,湊過去觀瞧。
“這是怎麼了?有什麼新鮮事?”
李溫將腦袋伸過去,看不透明堂,插進話頭詢問。
一麻臉漢子回頭看了看李溫,指著鐵匠鋪說道:“倒是有新鮮事,餘姚的讀書人腦袋壞掉了,不讀書不吟詩,卻跑到鐵匠鋪打鐵,你說新鮮不新鮮?”
李溫點頭,“這倒是新鮮!”
離開鐵匠鋪,在餘姚街頭轉上一大圈,這才回轉三山所。
心情好,看一切都舒服,整個三山所的山山水水,都清秀起來。
回到店中,短舌頭還在床上趴著,趙老道倒是能下地走動,老單已經忙起來,把從皮島帶回的老參進行修理。
李溫也通知了陳家大哥,準備過來看皮貨,一切都在有序的進行。
趙老道杵著腰,緩緩走到李溫身邊,望著新起的房屋,紅牆青瓦,一派新氣象。
“大少爺如此高興,想來事是成了!”
李溫臉上掛著掩飾不住的笑,點點頭。“成了!”
伸出手,好似將整個三山所攏在手下,“老道,這以後就是咱們的地盤了,以後這就是咱們的天下了,哈哈,我想作詩一首!”
“難得大少爺有此興致,吟來聽聽?”
“天地長河亙古猶,氣吞萬里銷同愁。威名壯勇今何在?只存知新去自留!”
李溫一氣呵成,背手而立,以望山河,倒是有一番英氣勃發的勁頭。
趙老道咂麼咂麼味,“倒是通俗易懂,不知知新是誰?”
“我的表字,溫故而知新!”
趙老道也是頭一次聽說李溫表字,繼續點點頭,“更是通俗易懂!”
“曹成章已然同意把這三山所交與我管理,咱們人手不夠,需招賢納士,另得多收家將,以護安全!”
李溫想起一句話,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自己沒有大炮,那隻能先準備刀斧手來護自己的安全。
正說話間,遠處有車隊而來,車輪滾滾,頭車豎一大旗,上有一陳字。
陳家來拉皮貨了。
陳俞嗔打馬而至,來到李溫面前跳下馬來。
“溫哥兒,聽說你投了軍籍,做了百戶?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