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指揮使司也就相當於現代的省一級別,最高長官為都指揮使。
都指揮使司下轄就是衛指揮使司,也就是臨山衛這一級別,最高長官為衛指揮使。
衛下面就是千戶所和百戶所,三山所就屬於千戶所。
臨山衛的指揮使叫曹成章,手底下五個千戶,又因為紹興府只有這一個臨山衛,可以說曹成章獨掌紹興府的軍事大權。
李溫手中握著茶盞,仔細的盤算起來,如今明末亂世,交好手握兵權的衛指揮使,相比一個知縣當然是更好的選擇。
既然餘姚知縣是個剛正不阿的人,那麼自己不送禮,也沒什麼所謂,又不會被針對。
“俞嗔所說有理,不過那山參卻是騙人的貨,不知道送過去好不好!”
……
臨山衛距離三山所不過八十餘里,快馬多半個時辰就能到。
打定主意之後,李溫就請陳俞嗔作為引薦,帶著包裝精美的鎮店參,騎著雜毛壯馬,直奔臨山衛。
臨山衛在三山所的西面,依山傍海,城牆又高又大,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二尺,城門之上建著城樓,還有一座更樓,皆是用了優質石料建成。
嘉靖三十七年,還是寧紹參將的戚繼光,帶兵進駐臨山衛抗倭,在臨山衛區域內,先後加固修築起了五里多長的古城牆及四城門,還有烽火臺、炮臺、古井等軍事設施,屯兵殺敵,屢次擊退了倭寇。
現在倭寇已除,有三個千戶兵馬,所以海盜更不敢在此騷擾,軍民生活融洽。
入城下馬,緩步前行。臨山衛本是軍事重鎮,可絲毫沒有軍事重鎮的那種肅殺之氣,相反生活氣息更濃,多年來了無戰事,屯田的軍戶卻完完全全變成了種地的農戶,若不是查身份根本不知道誰是軍戶。
衛指揮使司衙門在城中,外觀與平常知縣衙門並無太大區別,只是裡面建築有些區別,再就是門口有士兵把守。
李溫與陳俞嗔二人被擋在門前,陳俞嗔道明身份,又掏出二兩銀子請求通傳,那把門計程車兵看在銀子的份上,態度好上許多,一溜小跑,進衙稟報。
不多時,那通傳計程車兵跑出來,一擺手說道:“指揮使大人叫你們進去!”
陳俞嗔拱手道謝,與李溫一同進衙。繞過迎門牆進到內院,此處是指揮使辦公見客的地方,通廳格局,正面立有書案,兩側設有座椅。
李溫與陳俞嗔二人來到此處,只見正前主位坐著一人,四十多歲的樣子,身材略瘦,身著常服,這也就表示這是一場私人會面。
在明代百姓見官要行拜首禮,就是下跪後兩手拱合,左手壓右手,舉手加額,然後彎腰鞠躬,手觸地或者手與心平,頭順勢觸在手上。
二人口中喊著見過指揮使大人,邊行拜首禮。
曹成章趕緊喚起二人,並看座上茶。
“曹指揮使,家父多次提起想來拜見您,可是一直脫不開身,前日我去了三山所,想來不遠,特地替父拜見指揮使大人!”
曹成章面帶微笑,給人一種很好相處的感覺,若不是來之前陳俞嗔對李溫說過,此人極度善變,怕不是李溫會被他的笑容給騙過去。
喜歡為政大明請大家收藏:()為政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