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精準打擊。當前使用率最高,日活最高的聊天軟體就是qq,它有個很無敵的功能,就是彈窗廣告,很多人煩,但這個流量真的很可怕。
這就是彭韶斌來鵬城的任務,向企鵝訂製兩年份的廣告業務。
........
李彧回國還有一個因素跟《暮光之城》有關。
歷經坎坷的《暮光之城》終於上映了,它的坎坷代表了李彧的福報,因為這部電影的4000美元的投資拖垮了原本的頂峰娛樂。
如此才有了李彧聯手妮娜入主頂峰的故事,並且在李彧的指示下,這一年是使勁的折騰,將原先沒捨得出售股份的股東們給嚇跑了大半。
現在就是收穫的季節了,《暮光之城》於2008年11月21日登陸美果的各大院線,有了華納兄弟的協調,上映規模高達3800家影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週的《007:大戰量子危機》火爆登場,首周票房斬獲了8000美元,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周北美影市會消停一點的時刻,但讓所有人驚訝的事情出現了......
誰都沒想到如今的女孩的力量已經強大到所向披靡的地步,她們不但嘰嘰喳喳的就把《暮光之城》捧上了當週冠軍寶座,而且貢獻出來的票房,更是超出所有預期的7500。
有可愛溫情的小狗的《閃電狗》,有性感動作大叔的《007量子危機》都不是冷峻吸血鬼帥哥的對手。
這都是那群小女孩的功勞,《暮光之城》的觀眾75是女性,55小於25歲,週五的零點首映收入就高達700,而《007》才260,週五當日的票房3700,4000的成本幾乎全部收回。
這個單位都是美元。
北美對於這部電影的票房估計是兩億美元,按照北美的票房分成,頂峰的收益應該再1.2億美元左右。
即便要分出不菲的金額付給原作者與演職人員的獎勵,依舊可以剩下八千萬之多。
更何況還會dvd版權,周邊產品等收入,這部分收入需要的時間長一點,但收益並不會低於票房收益多少。
即便扣除了四千萬的製片費用,一部《暮光之城》就讓頂峰斬獲了億級美元的收益。
當小女生們懷著對續集的無限期待激動的走出影院之時,影評人也甩出了臭雞蛋——票房不在意料之中,這卻在。
“有一定的娛樂性。”
“目標觀眾絕對喜歡....”
“雖不是一部好電影,但也還沒爛到讓人憎恨的地步。”
“荒謬,看得直打瞌睡”。
“真心沒有趣,忘得也很快”。
“完全沒把主角的潛力發揮出來”。
“吸血鬼不吸血,電影也缺少血肉”。
“讓人毫無印象的吸血鬼影片,缺乏感情上的洞察力”等評價才是主流。
爛番茄44的新鮮度,媒體總分54,yahoo!得分c+的成績預示著下週爆跌的可能。
但是無論如何,頂峰娛樂都賺瘋了,《暮光之城》成就了原本籍籍無名的頂峰,擁有《暮光》改編版權的它算是站在美果影視製作圈的第二梯隊。
在電影上映的第三天,頂峰就正式宣佈了對續集《新月》大開綠燈。
《暮光之城》的大賣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包括妮娜,票房大賣帶來了極大的契機,例如dvd製作,例如全世界的版權銷售。
原本幾乎沒人看好這部電影,但5天1億美金的成績打了所有人一記響亮的耳光,也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不管是洽談版權,還是其他事務都需要妮娜坐鎮。
而簽訂的版權協議中有一部分是註明了主創人員是要參加一場首映禮的,主要是剛開始時的海外版權真的不太好買,算是對稍大票倉的一點優惠政策吧。
11月20日,戰鬥民族上映,21日,北美以及意達利上映,12月11日,澳洲上映。
下一站要上映的就是華夏香江,這裡的市場並不大,但因為李彧的關係,這裡也被提上全球巡演的日程了,上映檔期頂在12月18日。
這就是李彧出現在香江的原因,因為某些原因,逸陽跟香江這裡的媒體鬧的關係並不太愉快,當然,這跟其中有人在搞事情有很大的關係。
逸陽不是很重視香江已經衰敗的市場,但還是儘量的想堵住這群人的嘴,尤其是不能落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