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媛和林國豪還沒把買店鋪缺的錢拿到手,很擔心人家手頭有好專案,可能是來拉投資的。
但是這次他們全都猜錯了,人家是想拿店鋪授權,在省城以她家麵包店省城分店的名義開店。
幾個遠房親戚把這事說得天花亂墜。
說什麼自己不缺資金,只缺好的專案,要是他們同意這事,要不了多久,他們家的店就能開成連鎖店,在省城以及省內的各個縣市遍地開花。
再過幾年,發展成全國連鎖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番話把趙如月的哥嫂和妹妹妹夫說得暈暈乎乎,深感這個買賣做得,是個非常有前景的好買賣。
差點也跟著開口幫他們勸趙如月和寧紹明,千萬要抓住這個做大做強的好機會了。
可寧紹明聽著別人描繪的美好事業藍圖,卻忍不住皺起眉頭。
他第一反應是,如果答應了,自己以後是不是會很忙,太忙顧不上保養身體的話,他媳婦兒肯定會不高興。
別說什麼他可以只專注開發産品,出配方,別的全都不管,可以把大部分事情都交給別人去做,只管等著拿分紅就行。
現實實踐起來可不會那麼簡單,哪怕他只專注開發産品,這個工作一旦牽扯到的人和事多起來,就無法做到只是單純地開發産品了。
自己的店,他可以自己說了算,做出來的新品不符合客人口味也沒關系,大不了直接下架,自家吃或者給親朋好友分一分就沒了,有時候還不一定夠分。
給企業做産品可不能這樣隨性,每一個産品都需要盡量去迎合客人的喜好,要絞盡腦汁地去想,客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為什麼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
推出一個産品銷售效果不好,甚至失敗的話,那就意味著不但他自己,背後很多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付出的勞動都白費。
而且這幾個親戚又不是她媳婦兒手把手教匯出來,還知恩圖報、人品過硬的蘇勝楠。
他們只是跟自家沒多少情分、打交道的次數都不如鄰居多的遠房親戚,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幾個人真實的人品是怎麼樣的。
如果是他教出來的徒弟想自己開一家店,他會支援,因為他自己開過店,他知道該怎麼做。
但他不想跟不熟的人,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搞這些。
開授權連鎖、開加盟這些看起來都是開店,可實際操作起來,可不是那麼回事。
他的技術、他的店鋪授權、他的配方交出去以後,如果真如這幾個人所說,確實成功做大了,他們以後真的甘心一直把利益分給他?
企業做大之後,後來者架空創始人,甚至把創始人踢出局的事可不少。
到時候可就不是單純的合夥賣東西的事情了,其中涉及到的資本運作,他和他媳婦兒都不瞭解,很容易被坑,可別最後連現在這兩家店都得賠進去才好。
這些話說出來,可能會讓人覺得他杞人憂天,所以寧紹明沒說。
他只是在他們天花亂墜地說完後,客氣地拒絕了:“我暫時沒有授權店鋪和讓人加盟的打算。”
說他胸無大志也罷,寧紹明覺得現在這樣的日子,真的已經很不錯了,他很知足。
那幾個親戚在他們家勸了半天,見不管自己怎麼說,趙如月夫妻倆依然不為所動,看著天色不早,人家還要去接孩子放學,就只好先離開了,說改天再來拜訪。
趙如月就沒見過那麼能說的人,為了達到目的,他們還特別拉得下臉面、放得下身段,哪怕被拒絕好多次,人家也一點不覺得尷尬,還是能一直車軲轆似的在那裡反複地勸說。
一開始還好,到後面趙如月都聽到整個人有點煩躁了,只是還忍得住,沒表現出來。
他們走的時候,她就沒親自出去送。
趙鴻發是在場的人裡,勉強算是跟他們最熟的人,就站起身來幫忙把人送出去了。
那幾個人臨走的時候,還請他幫忙勸勸他二妹和二妹夫。
他把人送到門口看著他們的車開遠,轉身回到客廳,就聽到陳芳妮幾人正在那遺憾地說:“這麼好的事,你們不答應真的太可惜了。”
趙如月笑笑,她跟寧紹明一樣,並不覺得這算什麼好事,反而微妙地有種被人盯上的感覺。
她不想再多說這件事,轉移了話題,跟妹妹妹夫聊起省城那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