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媛和林國豪夫妻倆還沒回家,得等到帶趙如月和寧紹明去看完地,才會回去,今天也特地跟著來了。
寒暄過後,幾人在客廳落座。
趙如月特別好奇,這幾個親戚來找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事,可人家還沒說到那裡,趙如月也不會主動提。
只能耐下性子,跟他們扯些有的沒的。
幾人先是聊聊老一輩親戚間的事情,攀攀交情。
等到氣氛差不多了,話題拐到生意上去,才算是進入了正題。
幾個人先是誇了她家生意做得好,他們家的店在縣城算是比較有名氣的,也受縣城的人歡迎。
尤其是麵包店,寧紹明這人喜歡下廚、熱愛烘焙,又愛鑽研。
再加上後來學會了上網之後,在網上認識了不少同好,經常跟同行業的同好們互相交流經驗。
學會新東西之後,他不但會複刻出來,還會舉一反三,去創新制作屬於自己的新品。
現在他的麵包店裡有一個單獨的櫥窗,專門用來放他做的新品,哪些做出來後受客人歡迎,就會上架一段時間。
如果銷量能比較高,而且一直相對穩定,才能成為店裡的常駐産品,然後再鋪貨到另一家分店。
可以說因為寧紹明的愛鑽研、愛創新,現在店裡有不少他創新後經過市場考驗,得以保留下來,非常受客人歡迎一直在售賣的産品。
就這麼不大不小的一家麵包店,不說多厲害,至少拎出來跟別人比,它也是非常有自己特色的一家店。
所以那幾個親戚誇完之後,話音一轉,很是為他們可惜的樣子:“我覺得以你們的能力,不該拘泥於小小的一個縣城,我在省城都聽說過你們家的麵包店,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市裡和省城都有人特地開車去你們店裡買東西。”
趙如月點頭,這個她和寧紹明倒是早就發現了。
不只是麵包店,其他兩家店也有外地的客人。
有些人原本沖著麵包店來,來到之後,發現隔壁也是麵包店老闆家的店,好奇之下就進去逛逛,結果又覺得餐飲店的東西看起來也不錯。
來都來了,就順勢在餐飲店吃一頓,吃完覺得很好吃,就又打包了一些餐飲店的東西,跟隔壁買的麵包蛋糕一起帶回去。
回家後東西吃完解了饞,過一陣又開始想念,就這麼成了回頭客,隔一段時間就來。
趙如月老店的生意也被面包店帶動了不少。
因為她跟範小蓉關繫好,範小蓉在羊城那邊有什麼新款電子裝置,肯定會為她弄一些寄過來。
有些電子裝置,縣城別的店甚至市裡都不一定有,但是在她這裡就可以找到。
久而久之,很多客人也習慣了,新出什麼電子裝置,先來她這裡問一問看她這裡有沒有。
本來只有縣城的客人來,自從麵包店那邊吸引了外地的客人後,她這裡也被外地的客人發現,外地的客人也跟著多了起來。
有些人回市裡和省城之後,沒時間再來,既想買她這裡的新款電子裝置,也想買麵包店裡的東西,幹脆就遠端購買,然後讓趙如月幫忙一起裝箱寄過去。
趙如月這邊本來就有代網購和代收寄快遞的業務,跟本地的郵局算是有合作,寄東西也很方便。
只是客人每次只能打電話過來訂東西,嫌電話裡說太麻煩,不能隨意選,還不能看到圖片,有時候她比較忙,就會顧不上這一類客人。
很多客人都在催他們開網店,要不然就組建一個賣東西的群,方便他們賣東西,也方便自己買東西。
這個事趙如月還在考慮。
不是她不想開,實在是考慮到現在的物流還沒有以後那麼厲害,很多面包店裡的産品都是沒法寄的。
寧紹明麵包店裡的麵包不愛放各種新增劑,這就意味著,保質期不會太長,根據季節的不同,頂多能放個三五天,而且就算能寄的産品,味道也肯定不如實地吃新鮮的味道好。
畢竟開網店的話,需要面對的可就不只是省內的客人,還有可能有全國各地的客人。
另外她也擔心丟件的問題,現在的監控也沒以後那麼厲害。
趙如月還以為這幾個親戚也是吃過他們的東西,然後念念不忘來勸他們開網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