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真的太感謝你了。”紀慧萱決定厚臉皮一回。
當初開始做副業的那天,她不也因為厚著臉皮問寧時秋要不要拍照,後來才能靠著副業有了辭職的底氣嗎?
如果自己的照相館真的開起來了,有收入了,她可以再把初期這段時間的房租補上。
要是創業失敗了,大不了她就去大城市打工,掙了錢回頭再補人家的房租錢。
能幫得上忙,趙如月心裡也很高興。
她笑著說:“不用謝,是我該感謝你,小秋能遇到你這麼好的老師,也許對他一生都有一個正面的影響,對了,紀老師你辭職後,剛開始還是隻打算給人拍普通的紀念照嗎?”
紀慧萱幻想過無數次自己如果不當老師,當攝影師的話,要怎麼賺錢。
所以趙如月一問,她想都不用想就脫口而出:“剛開始大概只能‘打遊擊’,到處跑給人拍照,得閑多積攢一些資金和人脈,才能佈置照相館,買一些裝置道具什麼的,給人家拍藝術照或者結婚照、結婚錄影什麼的,我打算到時候把縣城周邊的鎮子都跑一遍。”
趙如月想了想問:“你有沒有想過,另一個你在周邊鎮子跑的時候,還能做的事?”
“你的意思是拍風景照,還有一些百姓民生照和反應社會各行各業的照片投稿給雜志報紙嗎?我也拍過,不過可能技術還不到家,目前反響平平。”
說道這個,紀慧萱自己也有些遺憾,那是她大學時就嘗試拍攝的東西,當時還想著,能憑借那些照片,跟雜志社簽約當個專職簽約攝影師該多好。
趙如月卻搖頭說:“不,我的意思是,給老人拍黑白照,也就是遺照,不知道你會不會忌諱這個,很多鎮子沒有照相館,有些老人會自己悄悄提前去縣城拍一張黑白照留著。
但更多的老人連縣城都沒去過,死前也沒法去了,連一張照片都沒留下,他們自己和家人肯定會覺得很遺憾,你去給他們拍照的話,也許還能順帶再掙個拍全家福的錢。”
據趙如月所瞭解的,其實很多老人都喜歡拍照片,不只是遺照,普通照片他們也喜歡,只是平時沒人說,他們自己就很少想起來拍張照這個事。
再加上出一趟門去照相館太麻煩了,他們往往會把路費也算到拍照的費用裡,那樣拍照的價格對他們來說就偏貴了。
有人上門拍照,還洗好送過去,無疑給他們解決了很多麻煩,願意拍的人不會少。
只是攝影師的利潤就比較低。
“你這個建議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發,太感謝你了!”紀慧萱這次甚至激動到忍不住握住趙如月的手。
反應過來後,她才不好意思地松開:“抱歉,我太激動了。”
“這有什麼,你又不是男的,那我們就這麼說定了,那間房我給你留著。”
趙如月想著幫人幫到底,送走紀慧萱後。
她去跟寧紹明說了紀慧萱的事,然後跟他商量商量:“等我們開始著手修整家裡要用來開店的那三間平房時,順便把要給紀老師用的那間房也簡單修整一下吧?”
寧紹明沒多想就應下了:“行,你打算怎麼弄?”
趙如月說:“我是這麼想的,給紀老師和給我開修理店的那間,保留裡面可以住人的小房間,其他的你自己看著辦,這兩間修整一下牆面和門窗,水電,我打算考個電工證,自己去做,我們也能省點錢。”
他們自己的店有一間也做了隔間的話,以後寧紹明和兩個孩子趕不及回去的時候,也可以臨時住一晚上。
電工證這個,之前是她不知道,後來上了夜校跟同學聊天才知道,電工證初中畢業就能考,她已經開始看書了。
看過書之後趙如月覺得,其實這些也不難,她以前讀初中偏科就偏理科,現在也有在學校學習的經驗了,看書學習養成了習慣,能看得下去,學起來就覺得很簡單,對自己考證這件事非常自信。
趙如月繼續說道:“等大致修整好了,再給紀老師那間的裡間,放一張一米二足夠她自己睡的小木床。”
不過他們來準備的話,就真的只有一個床了,床上大概只有席子。
床墊褥子什麼的紀慧萱就得自己置辦。
這麼算下來趙如月自家修整下來,也花不了多少錢,就是忙了點。
聯系其他學生家長的事,趙如月和寧紹明不打算再繼續做。
第一天找的第一個人都把訊息洩露出去了,這事能成才怪。
倒是有不少家長在他們去的第一個家長哪裡聽說了這事,還特地跑來問。
趙如月只能說:“我現在也不知道,只能等訊息了,現在還在放暑假,去學校找也不知道找誰負責,知道找誰負責也不一定能找到人。”